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4 07:15:11

試問,誰不想擁有閃着自信光芒的娃?但囿于現實生活裡種種看似正确的誤區,讓諸多家長踩坑而不自知,漸漸使娃偏離了自信的軌道。對此,美國兒童和家庭臨床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穆爾博士,不僅為我們糾偏了迷途中的“岔路”,而且還指明了将孩子帶往自信之路的“陽關大道”。

文丨享耳

回憶冬奧會運動員們的精彩瞬間,至今仍曆曆在目。說到最打動外灘君的地方,當屬滿溢出屏幕的耀眼自信。“勝不驕,敗不餒”,這股子相信自己的勁兒,被運動健兒們诠釋得絕妙。

谷愛淩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完成她從未做過的超高難度動作,并一舉奪得金牌;

羽生結弦在男子花滑中挑戰4A失敗,但賽後信誓旦旦宣布,将繼續挑戰4A。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1

但話說回來,看多了這些自信放光芒的極品牛娃,家長們難免心中暗暗建個坐标系,将他們與自家娃做比較,其中最希望的,當屬孩子也能擁有同款自信。

然而,骨感的現實是,孩子的諸多行為背後,總能瞥見自卑的影子。最近開學不久,就有不少家長朋友傾訴:孩子在學校門口碰到班主任,躲在家長身後不打招呼;課堂上明明知道答案,孩子卻不敢舉手回答……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希望孩子能陽光自信。那麼,自卑與自信的鴻溝,如何從不可逾越到有迹可循呢?

你别說,還真有參考答案。美國兒童和家庭臨床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穆爾(Eileen Kennedy-Moore)博士在其著作《學會自我接納》中,剖析了孩子不自信的根源問題後,認為擺脫自卑的“突破口”,在于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接納水平。也就是說,全然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并對自我形成積極感受的自我評價。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2

艾琳·肯尼迪-穆爾博士 及其著作《學會自我接納》

與此同時,艾琳·肯尼迪還有力地駁斥了一些廣為流傳的誤區,并明确提出了培養自信行之有效的方法,給父母的養育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指導。

孩子不自信?可能是刻在DNA裡的記憶

孩子身上的不自信,其實很容易就能發現。

如果曾覺得“兒子一旦犯錯誤,就變得不高興”,或者“女兒做什麼都是剛開始就放棄,她不敢嘗試”,那麼孩子可能正遭受自卑的困擾。

而在發現孩子不自信的端倪後,大多數家長會第一時間反思自己:

娃的不自信的情況,是我造成的嗎?

我是不是之前對娃太嚴厲了?

我對孩子的支持是不是不夠?

事實真如家長反思的那樣嗎?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不自信心理的成因,一方面與負面的生活經曆有關。德國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認同自己》一書中,則進一步解釋道:主要與兒童時期的經曆,也就是父母的早期教育有關。

身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眼中的“第一面鏡子”。我們的反饋,經過孩子的解讀和内化,一次次地強化累加後,最終形成孩子對自己的總體感受。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自信過程中的“好心辦壞事”,确實值得每一位家長反思與警惕。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3

說不是,是除此之外,不自信還可能是刻在DNA裡的。比如,一個天生焦慮又極端的孩子,可能對任何輕微的批評都耿耿于懷,最終産生了自卑心理。

也就是說,在生活經曆和遺傳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如果孩子對自己形成消極的自我評價,自我接納水平低,自卑的種子就開始醞釀了。

而且,當這種消極的自我評價蔓延到整個人時,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全方位的。

不自信會影響孩子的個人狀态,常見的表現是帶來情緒上的痛苦,如同掉入自卑的沼澤,越掙紮越深陷,令人窒息又無法逃離。一項研究指出,自卑不僅是抑郁的症狀,還可能是抑郁的前兆。

不自信還可能導緻人際互動出現問題。比如,當孩子帶着“消極濾鏡”,放大人際交往中的負面反饋,對自己不受歡迎深以為然,這時他可能會選擇回避與他人的互動,而這樣的行為使他看起來很不友善……長此以往,起初他隻是擔心被人排斥,而在未來這種擔心将成為現實。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4

實際上,幾乎所有家長,都清楚自卑的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在操作層面上,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的誤區,卻讓不少家長和孩子,在培養自信的道路上走了“彎路”。

“誰也不想孩子自卑,但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為此,艾琳·肯尼迪在書中例舉了一系列典型的易造成孩子不自信的誤區,幫助家長們挨個“排雷”。

很多父母“好心辦壞事”,使孩子深陷自卑的沼澤

“我什麼都做不好!”

“根本沒有人喜歡我。”

“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孩子!”

聽到孩子如此評價自己,我們肯定會不假思索地反駁:“寶貝,不是這樣子的!”然後羅列說出孩子的一個個優點。但此時自卑上頭的他,好像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根本聽不進一個字。

諸如此類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頻繁上演。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很多時候,目的是正确的,隻是選擇了錯誤的方法。”面對捧在手心裡的香饽饽,我們養育的良好初衷,卻與某些行為的實際效果相矛盾。

以下這些幫孩子提升自信的“常規操作”,就印證了這一點——

告訴不自信的孩子“你很棒”;

讓孩子對自己說一些贊揚自我的話;

多創造成功的體驗,從而讓孩子遠離自卑。

一系列實驗研究已表明,這些方法都不可行。為什麼呢?原因在于這樣不僅強調了對自我的關注,而且還試圖改善孩子的自我感覺,但是這樣做會禁锢孩子,使他們不斷地将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然後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

正如艾琳·肯尼迪所說:“這些做法總是在引導自卑的孩子不斷地進行自我評價。而自我評價這件事,已經讓他們飽受刺激,令他們痛苦不堪。”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5

既然知道了家長踩過的那些坑,那接着下一個家長關心的問題,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擁有自信,實現了真正的自我接納?

德國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著作中提到:自信的人接受自己的弱點,相反,不自信的人不接受自己的弱點,他們把弱點看得很重,會掩蓋自己的弱點,不讓其他人知道。不自信的人總是盯着自己的弱點,他們覺得自己和想成為的人之間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說,擺脫自卑的關鍵,在于放棄對自我的關注。真正的自我接納意味着不再追問:我看起來是不是足夠好?也就是說,當孩子不再關注“我是否足夠好”這個問題時,才能夠建立真正的自信。

此外,值得家長關注的是,除了個體差異外,孩子的成長總體上存在着一般趨勢。

比如,16歲之前,孩子對自我的評價搖擺不定;過了16歲之後,孩子對自我的評價會趨于穩固。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會高度關注自我,這會引起孩子的自我接納水平,在一段時間下降。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6

孩子如何實現真正的自信?滿足這三項基本心理需求

如何幫助孩子超越自卑,邁向通往自信的正确道路呢?

羅徹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學教授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經研究表明,隻要家長滿足孩子心理上的三項基本需求——聯結、能力和選擇,孩子就不會總沉浸在自我評價中,反複質疑自身的價值。

· 聯結:幫助孩子建立牢固、滿意的人際關系;

· 能力:鼓勵孩子堅持努力,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不過分追求“完美主義”;

· 選擇:幫助孩子學會做決定,明确個人的價值選擇。

換句話說,當這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孩子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生活,自然無暇顧及自我評價,這樣他才能開始接納真實的自我,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具體如何做到呢?艾琳·肯尼迪在《學會自我接納》中分别展開說明,手把手地告訴家長,怎樣擁有如同冬奧運動員那樣,閃着自信光芒的同款娃。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7

建立聯結:維系有溫度的親子關系

教會孩子處理人際關系,是家長最重要的養育任務之一。

與此同時,親子間的情感聯結,也是孩子實現自我接納的基礎。親子關系作為孩子最早擁有的人際關系,這就要求家長既要給孩子關愛,也要設定界限。

作為兒童和家庭臨床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對此有着自己的獨到見解。她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堅持兩條指導性原則:

  • 其一,是讓孩子承認自己的壞行為,對孩子沒有幫助;
  • 其二,是孩子不能從痛苦中學習,而隻能從正确的行為中學習。

這兩條原則啟發着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情,家長應盡量采取平和的态度回應,幫助孩子吸取教訓繼續前行,而不是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就算家長一時沒控制住,對孩子說了或做了令自己後悔的行為後,也要着眼于将來如何能夠做得更好。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8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成長型語言”,主動對孩子表達善意。比如:“這個題目真讓人頭疼,而你一直堅持到現在,你面對困難越來越有毅力了。”

這種“成長型語言”——把觀察到的行為與孩子的成長結合起來的溝通方式,對不自信的孩子尤其管用。一方面,幫助孩子不過分鑽牛角尖,不過度自責;另一方面,還讓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這樣一來,過去的失敗和錯誤,都顯得不重要了,因為“成長型語言”使孩子深切感受到了,愛與希望共在,自信的力量也随之而生。

提高能力:能力是暫時的

成長是終身的

環顧周圍不自信的孩子,通常缺乏一種品質,這種品質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吉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稱之為堅毅,即“為了實現長遠目标而表現出的毅力和熱情”。

為什麼缺乏?因為不自信的孩子,面對一項重要的任務時,背負着雙倍的壓力與痛苦——除了顯而易見的,努力奮鬥所帶來的痛苦之外,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需要努力奮鬥,是由于自己能力低下。這樣負面的自我關注及評判下,使得他們堅持起來猶為困難。

所以,為了讓孩子變得自信陽光,家長既要告訴孩子應該具備堅毅力,同時還要讓他明白:能力缺乏的掙紮狀态,是暫時且不可避免的,這也是他正在成長的表現,并不是因為能力低下。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9

另外,家長還需要讓孩子看到,現狀與目标之間的實現路徑。

從現狀入手,家長要引導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具體任務的做事方法上,幫助不自信的孩子将注意力轉移到,努力完成任務的方向上來。

而從目标來看,家長要想方設法為目标的重要性“降級”,這樣事情才不會顯得不堪重負,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範圍。

比如,可以試着用一些限定詞,“現在這個時候”“在那種情況下”,将孩子的感受與一些臨時性的情況聯系在一起。

長此以往,孩子逐漸就會體悟到:從表面上看,天鵝優雅地劃過水面,但在水面下正瘋狂地劃着。而實際上,自己也是天鵝的一份子。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10

學會選擇:突破“反刍性沉思”的思想循環

對不自信的孩子來說,每次做決定和采取行動時,總會陷入反複糾結和猶疑不已,這樣的反刍性沉思中。此時,孩子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象下,壓抑着洶湧不已的内心。

而這種情況下的“三思而後行”,不僅降低了孩子自我接納的程度,更不利于做出正确選擇解決問題。從某種程度來說,擺脫反刍性沉思的桎梏,是讓孩子學會選擇的關鍵。

艾琳·肯尼迪認為:小學時期是讓孩子認清反刍性沉思的危害、引導孩子采取其他處理方式的最佳時期。家長可以用轉籠裡跑個不停的老鼠打比方,讓孩子意識到反刍性沉思是“原地踏步”,做的是白費力氣的無用功。

兒童心理學思維模式(美兒童心理學家)11

有了這一層面的認知,家長引導孩子學會正确選擇,各種方法實施起來才會順暢得多:

· 學會提問:家長問一些具有明确目标的問題,引導孩子着眼解決問題——應當如何開始?下一步可以做什麼?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 消除有關決策流程的迷思:比如:為了做決定,我需要不停地分析這件事情;如果做了選擇,結果我完全不可承受的。如果家長覺察孩子有類似的誤解,要有意識地糾正過來。

· 練習快速做決定:找機會讓孩子在小事上,練習快速做出決定,可以采取以下這些方式:聽從第一直覺;扔硬币決定;點兵點将等,實踐一段時間後,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也可以快速決定。

結 語

谷愛淩曾在一次采訪時,談到中美年輕人的文化差異,她回答:修圖。

“在美國的同齡人幾乎都不修圖,如果你修了,大家會覺得你不自信”。翻看谷愛淩的微博自拍,原相機下定格的瞬間,展現着她由内而外的自信。

最後,願你我的孩子,都能像谷愛淩和其他北京冬奧運動員一樣,超越自我關注,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去創造充滿無數可能性的豐饒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