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慢性病中,高血壓以總患病人數2.7億之多,高居榜首。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也就是說,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高血壓!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删
如何控制好高血壓?簡單來說,降壓不是為了血壓本身,而是要避免更嚴重的問題。 因為如果血壓長期控制得不好,異常升高的血壓對全身各個器官都極具破壞性,尤其是心髒、大腦、腎髒、眼睛。這些損害的結果,都會嚴重影響壽命和生活質量。血壓每上升 20 mmHg,死亡風險就會翻一番。
所以:
高血壓需要降,否則你會面臨很多危險。
降壓的效果需要測血壓來監測,不能憑感覺。
降壓效果不好時要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
究竟需要将血壓降低到多少才最好,這個因人、因病情而異。
對多數人來說是收縮壓 140 mmHg 以下,舒張壓 90 mmHg 以下。對 60 歲以上,或者同時患腎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降壓目标,具體遵從醫囑 。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高血壓突然正常,千萬要警惕大家都知道目前并沒有完全根治高血壓的辦法,大多數患者隻能通過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水平,一個高血壓患者突然自己在未服藥的情況下血壓突然恢複正常,怕是做夢都能笑醒!但是,高血壓突然正常,真的是好事嗎?
未必!所謂高血壓,是因為人體血管管腔過于狹窄,無法順利運輸血液,為了使血液順利到達身體各組織,心髒高強度運作産生的結果。
如果持續多年的高血壓突然恢複正常水平,在排除服用降壓藥、氣溫變化、原發疾病痊愈等因素的情況下,這很可能是一種假象,可能是心髒發生了問題。
那麼心髒出了什麼問題呢?
①心梗
心髒是血液循環的動力泵,需要一定的壓力才能推動血液進行血液循環。高血壓患者一旦發生心梗,心肌細胞死亡,心髒收縮能力下降,就會造成泵血減少、血壓降低。
②心衰
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血壓高,心髒就得加大力氣泵血才能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因為我們心髒上的心肌細胞不能再增加了,想要有更大的力氣,就得靠增加心肌細胞的體積,久而久之,心髒上的肌肉就會增厚,就是左心室肥厚,如果不治療,再發展下去就是心衰。心衰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心髒收縮無力,泵血量減少,血壓降低。
③心肌炎
如果發生心肌炎,就會造成心肌細胞死亡,降低心髒收縮功能,從而導緻心髒射血量減少,血壓下降。
因此,多年的高血壓如果突然自行降到正常值,甚至更低,很可能不是高血壓治愈了,而是高血壓.造成了明顯的心髒損傷,使心髒沒有“力氣” 泵出更多的血液,心髒輸血量下降造成的低血壓。
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大腦、腎髒以及身體其他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比高血壓還要危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的劑量,切不可掉以輕心。
除此之外,高血壓患者的5個危險時刻,也一定要注意!除此之外,在秋冬控制高血壓,也要注意以上幾個細節。
1.用力排便
老年人容易便秘,便秘時常常會屏氣、用力,老臉憋得通紅,以此增加腹壓來促進腸道蠕動,排出大便。不過,在你屏氣、加壓的時候,血管的壓力、大腦顱内的壓力也會随之增加,這是很危險的。
建議:高血壓患者排便困難時可使用藥物緩解,莫用蠻力。
2.冷刺激
物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熱脹冷縮”,它也适用于人體的血管。這就是為什麼秋冬季氣溫驟降的時候,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建議:高血壓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用冷水洗臉或洗澡。
3.突然發力
搬重物、運動時突然發力,容易造成血管内膜撕裂。
建議:高血壓患者日常活動要放緩放慢。
4.情緒波動
我們在大悲大喜的時候,身體會釋放一些神經激素類的物質,它們會造成血管的收縮、心跳的加快、心肌收縮力的加強,而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能及時适應這些變化,很容易出現心衰、腦溢血等症狀。
建議:高血壓患者要時刻控制好情緒。
5.突然停藥
很多高血壓患者吃藥一段時間後,發現血壓控制得很好,于是就自己做主把降壓藥給停掉不吃了,這也是非常危險的。
建議:高血壓患者無論是停藥還是換藥,一定要聽主治醫生的話,不要擅自決定。
綜上所述,在排除服用降壓藥、氣溫變化、原發疾病痊愈等因素的情況下,高血壓忽然變得正常,這時候千萬要警惕了,這有可能是心髒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在秋冬控制高血壓,也要注意以上幾個細節,相信患者朋友們一定能控制好高血壓,恢複正常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