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可以理解為“思考力”。世界上很多教育家都強調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這幾年,我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發現學生不願讓老師牽着鼻子走。那種老是老師問學生答的課堂教學,顯得非常沉悶,隻有少數“好”學生給老師捧場,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則處在半睡眠狀态,情感表現冷淡。
有時我放手讓學生讨論卻表現非常活躍,連後進生都願意發表意見。這就告訴我們,學生願意做主人,而不願意做客人。當然,由于學生年齡小,思維系統正處在成長發育時期,這就需要老師恰當地引導。
一、老師的引導在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根據年齡的不同,由易到難,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達爾文曾經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就能在學習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就能不斷地去發現新問題,獲得更實在的知識,進而發展智力,增長才幹。
低年級的閱讀訓練是以詞、句的訓練為重點的。我教給學生注意抓重點詞語讀懂句子的方法。如學生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自學,注意詞與句、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根據這篇課文各節内容聯系密切的特點,在學生讀過全文内容的基礎上,通過演示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幻燈片,引導學生仔細讀向小魚借尾巴一段的内容,關聯系上下文句,來說說自己學習的體會。學生發表意見,争先恐後。
這個說:“小壁虎慢慢地爬……”“慢慢,用得真好,不僅能說明小壁虎推動尾巴以後很難過,而且還能看出小壁虎一邊爬一邊在想找誰借尾巴好。”那個說:“‘小壁虎看見小魚在河裡遊泳這句話可有作用。如果不寫它看見小魚在遊泳,就寫小壁虎來到小河邊向小魚借尾巴,這樣它為什麼想起向小魚借尾巴,就不清楚了。”還有的說:“學了這段裡小魚擺着尾巴在水裡遊泳,和小魚對小壁虎說的話,我知道了小魚的尾巴是有用的,它是小魚在水裡遊泳的船舵。”
這樣,讓學生讀課文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關系,他們就學會通過詞句去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學習小壁虎找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各段内容時,也是這樣引導的。學完全課,有的學生還能看出作者是懷着十分喜愛小壁虎的心情寫這篇文章的。學了這課後,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還真的在班上養了幾個小壁虎,每天捉蒼蠅給它吃,而且還做了壁虎斷尾是否再生的觀察實驗。
中年級,段的教學是重點。中年階段的教學,主要是先弄清楚一段話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再讀懂重點又是說的什麼,還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例如,教《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根據上述的教學順序,我引導學生學習各段内容,學生理解得教較深刻。如第二段,經過讨論,學生理解到這段第一句話是總說,就是這估的主要意思。第二句以下是分說,從桌子、黑闆、粉筆、教科書四個方面具體講了怎樣艱苦。“最困難的”的一句,是這一段的重點句,起到了連接下文的作用。
到了高年級,就應該把詞、句、段這三者綜合到一篇文章中去學習。我教給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自覺的本領。一般的方法是: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内容;細讀課文,體會詞句含義,自己設問,自己解答;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并以叙事、記人、寫景、常識性說明文等不同的課文為例,引導學生學會不同的閱讀方法。
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學,在自學過程中提出問題來分析,再帶着問題去探索,自學能力就會逐步培養起來。
綜上所述,問題的探索,結論的歸納,要讓學生去實踐。我們老師隻是引路人,路從何處引,要從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出發。這樣學生才會擺脫依賴的習慣,有利于培養思維能力,發展智力。當然,有些内容學生理解不了,老師也應講解。适當地運用講授法,也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
二、鼓勵學生去讀課外書
提高學生的 閱讀能力,發展創造性的思維,還要鼓勵學生去讀課外書。
大緻從三方面來進行。一是組織課外閱讀指導活動,如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講演會、朗誦會、故事會等。二是結合教育活動有選擇地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目。三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和圖書交朋友。實踐證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對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增長才幹,真是受益匪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