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江日報記者 夏紫怡 實習生 李娜 通訊員 陳思宇
視頻 西江日報記者 高靜 林韻
産科,
是迎接新生命出生的地方,
而孕婦的産前診斷像一個前沿哨所,
時刻關注着胎兒的生長發育,
承擔着優生優育的神聖職責。
日前,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産前診斷中心以高标準順利通過産前診斷領域專家組的綜合考核評估,這是該院自2019年,與省婦幼保健院共建“出生缺陷與産前診斷專科聯盟”後,踏步邁向高水平醫院建設的又一高質量力作。
打造綜合型産前診斷中心
據統計,
我國的出生缺陷發病率為5.6%,
其中,最常見的重大出生缺陷疾病
包括先天性心髒病、唇腭裂、
腦積水、神經管缺陷和智力缺陷。
出生缺陷嚴重危害我國出生人口素質,
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不僅如此,随着我國‘三孩’生育政策開放,高齡孕産婦比例增高,分娩出生缺陷兒的高危人群增加,産前篩查與産前診斷的價值和重要性進一步凸顯,這也是我們不斷革新提升産前診斷技術,打造專業化高标準産前診斷中心的初衷與意義。”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産前診斷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月桃介紹道。
近年來,該院以高水平醫院建設
區域産前診斷中心為目标,
建立了健全的産前篩查、
産前診斷技術流程和嚴密随訪工作機制,
開展了産篩、無創DNA産前篩查、
介入性産前診斷等
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民生項目。
如今,結合社會聚力防治出生缺陷,産前診斷專業化更新發展,學科技術水準接連攀升,市第一人民醫院已打造建設産前診斷中心,該中心設置有候診室、遺傳咨詢門診室、超聲檢查室、生化免疫實驗室、細胞實驗室以及分子實驗室,為充分發揮市級出生缺陷防控網絡管理作用增添新動能。
推進精準産前診斷技術
最近,
市第一人民醫院産前診斷中心
接診了一位高齡二胎孕婦。
該孕婦符合介入性産前診斷的指标,十七周的時候中心醫生為孕婦安排了羊水穿刺術,結果顯示胎兒患有21-三體綜合征。随後,在中心醫務人員的動員和勸導下,該名孕媽對胎兒進行引産,實現了優生優育的最終目的。
據了解,
産前診斷主要适用人群為
▽
35歲以上的高齡孕産婦;
産前篩查(如唐篩、NIPT等)提示出生缺陷高風險的孕婦;
孕期超聲檢查發現胎兒結構異常的孕婦;
有明确遺傳病家族史或生育過染色體異常孩子的孕婦;
夫妻至少一方為染色體異常攜帶者;
胎兒可疑宮内感染;
羊水過多、過少,或者胎兒相對孕周過大、過小的孕婦等。
目前,該院産前診斷
主要包含遺傳學診斷
和影像學診斷兩種形式。
其中,遺傳學診斷是通過
絨毛活檢、羊水穿刺、臍血穿刺等
獲取胎兒來源細胞,
以此用于染色體病、單基因病、
多基因病等疾病的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
高齡、唐氏高風險、
早期超聲胎兒NT增厚等
符合條件的高風險孕婦,
持有所在産檢醫院或戶籍所在地
醫院的轉診證明,
可享受介入性産前診斷
定額補助1850元/胎。
“接下裡,我們将繼續提升産前診斷水平,優化産前診斷服務,健全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系,延伸服務粵中西部區域群衆,為每一位準媽媽保駕護航。”張月桃說道。
來源:肇慶西江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