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燃氣噴射閥清洗器(來源:市北巴士)
新型雙源無軌電車(來源:市北巴士)
舞陽路停車場立體式智能充電站為無軌電車充電(來源:市北巴士)
信網6月2日訊(通訊員 李克寒 記者 李美玉)力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是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對系統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組織實施工業、能源、交通等碳達峰十大工程提出具體要求。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未來五年,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生活綠色轉型,建設美麗青島。
推進實現“雙碳”目标,綠色交通大有可為,公共交通節能減排,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随着近幾年的發展,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公司在更新新能源車輛、優化充電設施、深化技術賦能等方面多措并舉,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越來越便捷舒适的出行體驗,更在節能減排中拓寬了綠色發展之路。
告别“黑尾氣” 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覆蓋率達到100%
“二十年前,那時候公交車還是柴油車,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車輛‘黑尾巴’,連車廂裡也能聞到刺鼻的柴油味道,車輛噪音也比較大。現在不一樣了,新能源公交幹淨、平穩、噪音小,乘坐舒适又環保。”經常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崔女士說。
新時期,随着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公交優先”政策的逐步落實,青島公交經過一次又一次車輛更新,在動力、承載力和安全性能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從汽油車、柴油車,再到如今的清潔能源及新能源車,車輛運行愈加平穩,市民出行更加清新。除此之外,車内語音播報系統、移動支付系統一應俱全,部分公交車上也有了免費WiFi,一路暢享更加智能……一個嶄新的公交形象在市民的視線裡越來越明亮,越來越期待。
據了解,截至目前,市北巴士公司共有車輛634部,清潔能源天然氣車489部,純電動公交車20部,第五代無軌電車17部,新型雙源無軌電車108部,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覆蓋率達100%,所屬25條公交線路全部實現綠色運營。如今,一輛輛穿梭在島城大街小巷的公交車,已成為這座城市靓麗的綠色名片。
“在選好用好新能源車輛方面,公司運用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聚焦車輛購置、使用等費用,不局限于采購成本或維護成本。其次,根據青島氣候、地形等實際情況選擇适用車型。”市北巴士公司技術信息部部長王京年表示,青島空氣濕度大且鹽分較高,車輛鏽蝕開始時間更早,鏽蝕程度也更嚴重,因此選車時會優先考慮車身骨架及内外蒙皮的抗腐蝕性,更青睐全車電泳車輛。
新型雙源無軌電車 引領綠色交通出行新生活
無軌電車具有牽引力大、營運成本低、噪音小、節能環保無污染等優點,特别适用于地處丘陵地帶的青島地區。1960年,根據《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青島市區開始修建無軌電車。同年10月,從火車站至青島市立醫院的電車線路架設完成通車,全長約2.3千米,配備3輛車,這是青島公交2路線的前身,也是青島乃至山東的首條無軌電車線路,也成為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島市公交車輛的主要車型之一。
曆經六十年的更叠換代,無軌電車駛入節能減排“快車道”。從2018年至今,市北巴士公司先後引進新型雙源無軌電車108台,主要承擔青島2路線、5路線的營運任務。與第五代無軌電車相比,新型雙源無軌電車節電率可達10%,車輛的制動電能回饋系統,更是讓電能在車輛運行中實現“一減一增”自我補給,達到“碳中和”效果。
王京年給我們算了一本經濟賬,天然氣車45立方米/百公裡,成本207元/百公裡;第五代無軌電車110千瓦時/百公裡,成本約77元/百公裡;新型雙源無軌電車月95千瓦時/百公裡,成本約66.5元/百公裡——和燃氣車輛相比,新型雙源無軌電車的能源成本為其1/3。
自引用新型雙源無軌電車後,2路線無軌電車連續四年實現高效節電。最新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該線路2018年至2021年四年節電量共達到66.46萬度,減少CO₂排放662.56噸,減少碳排放180.76噸,相當于植樹2300餘棵。
除了更環保經濟,新型雙源無軌電車與普通無軌電車相比具有更舒适、更便捷的優勢。雙電源無軌電車可以分别使用線網電源驅動和使用自身配置的動力電池組驅動,具有良好的脫線行駛機動性能。在有線網的情況下,由線網供電,動力電池處于充電狀态;在無電網區,由動力電池組供電;充滿一次電,電池可以保證車輛行駛五十公裡左右。在電車線網發生意外故障情況下,能夠及時使用自帶電池進行運行,有效防止電車集體“趴窩”。同時,雙電源無軌電車所配備的空氣懸架設備讓車體減震性能大幅提升。
立體式智能充電站保障綠色公交發展
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解決車輛充電難題,是“綠色公交”發展的重要保障。過去,無軌電車是在場站内依靠電車線網充電或運行中充電,充電慢且不穩定。随着雙源無軌電車的更新發展,傳統充電模式已無法滿足多部車輛同時充電,充電場地小、停車難、充電位置緊張等問題日益突出。
為了解決電車充電受場地、時長、人力等問題的限制,市北巴士公司自主研發了立體式智能充電站,對充電裝置的建設和布局進行了合理優化。市北巴士公司供電所副主任周君介紹,立體式智能充電系統無需新建變電站,在滿足在線充電的基礎上,通過架設在場站内的“空中”充電裝置為電車充電。車輛回到場站後可實現自動搭杆充電,不需人為操作。通過檢測中心後台可實時監測在線充電的電車,自動檢測電車虧電情況,優先對電量少的車輛進行充電。與傳統充電模式、電動車充電樁充電模式相比,立體式智能充電站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充電更加靈活、便捷、速度更快、維護成本更低,為無軌電車提供了“多、快、好、省”的充電服務。
2021年11月,市北巴士公司被授予雙源無軌電車立體式智能充電系統的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内雙源無軌電車立體式集電杆捕捉充電的空白,實現了無軌電車由傳統在線充模式到立體智能捕捉充電模式的突破。
深化技術賦能 節能降耗妙招頻出
市北巴士公司将燃氣消耗、電力消耗、材料消耗等成本項目納入全年工作,制定指标方案和考核細則,每名駕駛員根據燃料消耗排名進行公示、給予獎勵,大大提高了駕駛員節能減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了綠色發展責任感和使命感。公司還圍繞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理念和駕駛節能技術,多次開展駕駛員和維修工技能大賽,進一步提高職工的節能意識和節能水平。
“腳輕、手快、勤滑行,盡可能将發動機轉速控制在50%—75%這個範圍,能達到最佳功率,從而減少能耗。”說起節能降耗,公司“節能明星”367路線駕駛員遲野磊有自己的心得:“隻要熟練掌握車輛的性能、規律和操作要領、公交的路線路況,以及将油門、刹車都計算得準确,做到不踩一腳急刹車、不加一腳無用油門,這樣燃料消耗自然會降低。”
在“綠色公交”發展的濃厚氛圍下,市北巴士公司節能降耗妙招頻出。維修工李京一自制了電控燃氣噴射閥清洗器,利用電動油泵将清洗劑輸入噴射閥體内,通過電腦控制噴射閥工作,對噴射閥總成進行循環清洗,實現了車輛的節能減排。除此之外,陳紅《“6個要”節能工作法》,5路線駕駛員王守金《安全行車工作法》,2路線姐妹班《LYC節能操作法》等等都助力公司節能減排工作高效推進。
未來,市北巴士将不斷貫徹綠色發展機制,探索綠色低碳轉型之路,以“綠色公交”發展賦能美好出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