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素有“丹書不祥”之說。那麼這樣的說法來自哪裡呢?其中有些什麼忌諱呢?
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朋友用紅筆或者紅墨或者叫朱墨寫字,朋友們會覺得這樣寫出來的書法與衆不同,很好看。但古人一直有傳統,特殊情況下,一般來說,紅筆寫字在民間還是有很多說法的,一般人是不用來書寫的,人們也普遍忌諱用紅色來書寫自己的名字和書寫,這其中有哪些傳統和禁忌?千百年形成的傳統一定是有其深層原因的,因此我們還是要了解這些約定俗成的忌諱。
紅筆寫字的忌諱
這些忌諱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觸犯“皇威”
古時候的皇帝自稱天命之子,九五至尊,以“天命”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合理性,用紅墨(朱砂)書寫東西,稱為“丹書”,也是一種尊貴的象征。大家經常能聽到“丹書鐵券”,也就是皇帝頒發的“特赦令”,持有者可以借此獲得免罪特權。
為了彰顯自己與别人的不同,所以,皇上用來批注奏章所用的筆就是紅筆,其他的人很少會用紅筆來寫字或者署名,在思想封建的時代,尊卑階級分明,如果皇帝所用的東西,普通人都可以用,那麼皇威何在,所以普通人是不能用紅筆的,否則就會得到一個“謀逆”的罪,很可能會有牢獄之災。
康熙帝署名朱批“知道了”
所以,皇帝批閱奏折用紅色;老師批改作業用紅色;以至于沿襲至今,“紅頭文件”成立最重要的通知……“丹書”俨然成立上級對下級的一種象征色。
紅筆校注
這樣久而久之,一般百姓就沒有人用紅色書寫了。
二、丹書不祥
除了皇帝會用紅筆,古代衙門記錄罪犯名籍也是用的紅筆。在過去,要被處以死刑的犯人,在處決的時候,都是用雞血來做墨,寫上犯人的名字,後來漸漸開始用紅色筆。至今,依然是會在處決的罪犯名字上畫紅色的叉叉或者對号。人們說“用紅色來書寫名字,不吉利”的原因,就是源自于此。紅色寫下的名字,是要處以死刑的人。
執行qiang 決的S刑犯,姓名打紅色×
還有就是古代人一旦有什麼大的冤情,在極端冤屈憤怒的情況下,會咬破手指寫一紙血書、或作為遺書、或作為訴狀。那慘淡的紅色,想想都會令人頭皮發麻。這樣的紅字,你還會覺得“吉祥”嗎?想想都覺得凄慘,這些種種,都表現了丹書不祥的一面,所以用紅色寫信或者署名都是有詛咒的意思。
咬破手指寫血書(影視作品)
三、忌諱逝者
在過去的大家族中,如果一個族人出生,在族譜中就會記錄在譜上,但是一般會留下一筆不寫,等到此人故去之後,再用紅色補全名字,表示此人已經離世。
很多時候,在先人的墓碑上都會刻上墓主人的名字,為了顯眼,一般是用紅色來署名,若是在寫信的時候自己署名用紅色的筆來寫的話,也是有詛咒自己的意思,所以大多數人不會用紅色筆來署名。
相傳,陰司閻王會在逝去的人的名字上用紅筆畫出大大的叉,代表着陽壽已盡,所以人們都會忌諱這些。
四、符咒鎮邪
在我國道教中,用朱砂黃紙畫符,有驅邪鎮妖的作用。後來衍生到佛教中,雖然增加了祈福,不過也是對亡人而言。所以,我們看到弘一法師的大量朱砂作品,要麼是為新年驅邪,要麼是為亡人祈福的……
道教朱筆畫符
弘一法師丹書 忏悔詞
因佛教文化有“剝膚為紙,刺血為墨,燃指為燈”的故事,發願刺血為墨書寫,或以朱墨書寫經卷,以表虔誠。“
溥儒刺血書《心經》
我們來看看溥儒小楷《心經》,此帖用筆意境高古,端莊整肅,清秀勁挺。這是溥儒1960年為母刺血所書,是謂“刺血《心經》”,堪稱稀世珍品。這幅《心經》是在母親項太夫人忌日時,溥儒刺血而書之。為了祭奠養育自己且教授自己字畫的母親,溥儒的《心經》也是字字含淚、字字泣血,“追遠永慕,祈為冥福”,字裡行間透露出老人的虔誠和執着,讓人動容。
五、報喪或絕交信
關于書信,如果用到朱墨,一般是報喪或寫絕交信。
也有可能是在遇到緊急、危機等極為重要的事情時才用朱墨寫信。見則不祥啊。
朱墨絕交信(影視作品)
多種原因疊加在一起,老百姓忌諱用紅筆寫東西就成了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傳統,這種民俗已經深入人心并被人們長期遵循。可以說這隻是一個傳統和習慣,并非什麼封建迷信。
所以,我們現代人在學習和生活中,要了解一些傳統,也要掌握一下傳統在現代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順利工作和處理好各種關系:
注意:
文字工作者千萬不要用紅筆寫字;
領導幹部更不能為了文面清晰易辨,而亂用紅筆簽批。
這早就成為一個常識,除非一些特定場合,如下列:
1.被處以極刑的罪犯名字上用紅筆打一個“×”,或者“✔️”
2.墓碑上用紅筆寫先人的名字。
3.醫生取消醫囑
4,财會人員記錄赤字、修改錯賬等。
5,教師批改作業。
總之,除了上述特定場合,用紅筆寫字均具“攻擊性強,沒有禮貌”之意,是一種不尊重人的具體表現。
雖然說古人用朱墨的原由有一些是迷信傳說,走到今天有些人或為“視覺沖擊力”、或曰“與時俱進”,于是紛紛嘗試朱墨,但切記不能過于随意,書法畢竟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的一環,學書法時,對于“朱墨”,還是需要保留一些敬畏之情。
所以,各位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慎用紅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