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又傳出有在校大學生拿别人的作品去參賽獲獎的消息,如果對這方面有關注的,應該也知道這種事絕不隻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頻頻發生,包括學術作品都有人抄襲并且試圖獲利。
但也有人會擔憂,現在作品越來越多,有時候也并非是故意抄襲,但就是和某些人的某些作品出現了相似之處,被迫披上抄襲者的名頭。這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小金今天就大概列出一些關于抄襲的參考界定标準。
根據作品形式意義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界定标準:
普通作品例:音樂作品版權
按照行業慣例,每首歌曲裡有8小節相同即可視為抄襲。如被告上法庭打官司,就要準備當時創作的母帶或相關的著作證據。典型的例子有周星馳的《國産淩淩漆》高仿007主題曲,《人再囧途之泰囧》中高仿《還珠格格》的出場樂;
但所謂"8小節相同為抄襲"不能作為法律标準,事實上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國際版權法》、《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都沒有過"×小節以下相同不算抄襲"的規定。某個作品是否存在抄襲需由法官判斷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也曾有過4小節相似(非相同)即被判抄襲的例子。如韓國作曲家Jin-Young Park案例。
科研作品例:學術論文
1、觀點抄襲:不引用别人的文獻好像觀點是自己的為嚴重抄襲
2、句子抄襲:不重新組織别人的觀點,照抄原話,不加引号,即使加了參考文獻也是抄襲
3、過多引用别人原話:即使加了引号,也算抄襲,比如三句以上
4、句子重新組織,但是整個段落和别人的非常相似尤其關鍵動詞幾乎一樣,句子結構也一樣,也算抄襲
5、圖原樣copy别人
6、除了整段拷貝,以下處理後仍然屬于剽竊
(1)鏟除其中幾句
(2)把句子順序颠倒
(3)增加幾句
(4)隻改變一些動詞和少量的詞,但是整體結構一樣
小說類作品例:推理作品
在推理文學、影視、漫畫等作品中,同一個詭計、手法往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因此通常要界定一個作品是否有抄襲是很困難的(如一個作品抄襲多部作品的拼接式抄襲)。一般來說,一個情節或一個手法相同隻能被叫做借典或雷同。以下幾點可以用來判斷是否有抄襲:
1、情節和手法都與另一作品相同。
2、同一個作品中,至少有2個手法與另一作品相同。
是否抄襲,其實說到底還是作品原作者自己心裡最清楚,畢竟借鑒和抄襲是有一段距離的,這距離在外人看來也許不是特别明顯,但在自己心中卻跟明鏡似。
為了保持良好的創作氛圍,還是希望大家都能發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作品,借鑒可以,千萬别赤裸裸的抄襲,讓人心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