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六屆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得物App憑借促進綠色消費、低碳生活、雙碳目标等方面的創新實踐,作為全球十大企業代表,受到“SDG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傑出貢獻企業”榮譽表彰,獲評“綠色生活引領傑出貢獻企業”。 因為以創新引領年輕人綠色消費、低碳生活,得物App的實踐案例被推薦收錄至《全球可持續發展商業案例庫》,用于推動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的宣介交流。
據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傑出貢獻企業評選由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和北京融智社會責任研究院聯合發起,曆時一個月,從全球近百家知名企業,經過專家層層評審評選而出。其中,8家中國企業因為傑出貢獻脫穎而出,作為上榜企業之一,得物App也是全球唯一獲獎電商企業。
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副院長付先鳳表示,可持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當代年輕人對可持續發展有更多的關注,綠色低碳正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态度和方式。“得物App作為中國年輕人最為聚集的潮流網購社區,引領社會綠色消費,向年輕消費群體倡導綠色、低碳的消費觀與價值觀,還創造性地用數字化查驗鑒别體系,在品質服務上實現綠色升級,促進傳統零售行業的綠色數字化轉型,為可持續時尚産業的發展注入動力,這對可持續發展目标有着重要意義。”
推動綠色消費、“可持續時尚”成潮流,得物App倡導年輕人擁抱低碳生活
據悉,得物App的90後用戶占比超過80%,并持續在年輕人的價值引領上承擔和實踐社會責任,推動綠色消費成為年輕人的時尚潮流和生活方式。
據了解,目前在得物App,綠色環保的時尚潮品覆蓋服裝、鞋履、包袋、美妝等衆多消費品類。例如國潮配件品牌the MAD HATcher在得物App發售的環保再生面料郵差包,因“20隻塑料瓶回收再造”的環保理念,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位列得物App國潮單肩包熱度榜、環保箱包熱度榜雙榜第一。
得物App上年輕人熱愛綠色環保的理念,讓“可持續時尚”成為品牌上新得物App的潮流關鍵詞之一。例如,得物App上架的安踏環保系列時尚休閑鞋,從革料到網布、從飛織鞋面到TPU應用,一雙鞋中20個部位采用了可降解或可回收材質;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塗月在得物App首發“幸存者日記”系列,品牌利用過往剩餘的真絲、亞麻、純棉等邊角碎料重新染色,組成全新面料投入使用。将商品從綠色環保的物質載體轉變為流動的綠色消費理念傳播,得物App和年輕人正推動越來越多的品牌參與可持續生态的循環中。
除了滿足年輕人的綠色消費,每天得物App還通過得物社區引導年輕人以圖文、視頻等方式秀出“綠色”穿搭和環保生活,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可持續時尚”、“綠色循環”、“環保潮流大軍”等是得物App用戶日常關注和讨論的熱門内容。來自河北的用戶小十一通過得物App社區“種草”,購買了一雙運用可再生材料制作而成的拖鞋,并發文稱“設計和靈感都來源于自然萬物,再生材料的運用,既是創新也是一種态度。”
用數字化創新踐行社會責任,品質服務迎來“綠色升級”
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得物App的獨特價值,更在于創造性地用數字化查驗鑒别體系,在品質服務上實現綠色升級,持續用AR等數字化創新提升用戶體驗,促進時尚消費行業的綠色數字化,為可持續時尚産業的發展注入動力。
自成立起,得物App就從用戶的真實需求出發,首創“先鑒别,後發貨”服務模式,人員、硬件、技術并重的數字化查驗鑒别體系,保障用戶不斷升級的品質消費需求,增強了年輕人對在線消費的信任,促進消費的潛力釋放。成立七年以來,得物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潮流電商,引領時尚潮流新消費的發展。
不僅如此,得物App還把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到消費體驗,開發出數款網購“黑科技”——AR試鞋、AR試妝、3D展示等,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直觀感受商品的尺寸大小、細節特征、穿搭效果,幫助他們更快、更準确地找到喜愛的商品,獲得更綠色、更便捷的網購體驗。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羅良文、馬豔芹,武漢商學院經濟學梁聖蓉曾刊文表示, “雙碳”目标的如期實現不僅需要發揮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也需要發揮其聯動作用。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實現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的有效聯動,不僅成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标的有效途徑,也為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創造契機。“緊扣國家雙碳目标,得物App會堅持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持續數字化創新和品質,服務和引導更多年輕人的綠色消費、低碳生活,助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積極探索數字碳中和路徑,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貢獻力量。”得物App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