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記者節的時候記者會幹什麼

記者節的時候記者會幹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6:01:58

11月8日是中國第23個記者節,根據中國記協最新發布的《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持證記者人數已有194263人。世界範圍内記者作為一種專門采寫新聞、出售報紙的職業,誕生于16世紀的威尼斯,而中國最早的職業記者要追溯到清朝末年,1911年創辦了周刊《少年中國》、并為《申報》《東方日報》采寫新聞的的黃遠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的記者。古人也需要收集、傳播信息,那麼何者堪稱“記者”?古人又是怎麼樣才能“知天下事”?

記者節的時候記者會幹什麼(在記者誕生以前)1

古代版記者:采詩官和史官

唯物主義認為,新聞的本源是人類在與自然界和社會交往中所發生的各種事實,從這一個層面上說,新聞的傳播自人類活動起就已經出現了,在沒有文字的原始社會,新聞的傳播依靠“一傳十、十傳百”的口頭傳播,很多事情的真實性有待考究。等到文字基本成熟,新聞事件的傳播和記錄才算是“靠譜”了。從職能而言,采詩官和史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最為接近現代記者的,他們堪稱是古代版的“記者”。

至少從商周起,對于新聞事件的傳播開始轉變成從口頭傳播變成文字傳播,從民間自由傳播變為政府組織采編傳播。根據《周禮》,周王朝已設有五種史官,等到了春秋時期,史官們的職能劃分更加精細,“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内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随着朝代更疊,政府職能部門雖有各種變動,但“史官”一職始終屹立不倒,司馬遷、班固等一批著名的史官記錄下了當時國家政策、重大事件、人事變遷,還包括有自然天文、法律施行、經濟發展、水文農作等等。

如果說史官“時政新聞”的記者,那麼采詩官就是“民生新聞”這一塊的。周朝起設有采詩官一職,他們每年春秋時前往民間采風,行走各地記錄,勞動者們的歌詠、疾苦、呼聲都被采詩官記錄編撰下來後帶回給皇帝,正所謂“觀風俗”而“知得失”,采詩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下傳聖意上達民情的作用。班固在《漢書》中說“代趙之讴,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在班固看來,采詩官的作用在于觀察民間風俗,讓王可以傾聽民間百姓的聲音,從而能順應民心,謀求長治久安。采詩官所觀風俗甚多,不僅是記錄下民間歌謠,還會記錄當地人的吃穿住行,飲食用度。在信息傳播不暢的古代,采詩官還能起到為民伸冤的作用,在梁武帝時期,曾命使者前往民間,“總總九州,遠近民庶……分将命巡州部,其有深冤钜害,抑郁無歸,聽詣使者,依源自列。”(姚思廉《梁書》)。

特殊的“報紙”:邸報

記者節的時候記者會幹什麼(在記者誕生以前)2

有了成熟的文字語言體系和專事新聞信息傳播記錄的人,報紙也就順勢而生了。在我國古代,最為接近現代報紙的存在是邸報。有說法認為,邸報最早起源于漢朝,漢朝在各個郡縣設置有辦事處“邸”,邸的常駐代表主要工作就是把皇帝的诏書、臣子的奏議用文書的方式寫下來傳送。這些記錄诏書、奏議的竹簡、絹帛能否被認為是早期報紙的雛形還存在争議。而今最早的有明确曆史依據的報紙是唐朝的邸報,在唐朝,邸報最初是用來寫各種官員人事任命、皇帝谕旨的告示,貼在宮門口讓大家傳抄。在孫谯的《經緯集•讀開元雜報》中就有記載某日皇帝到了哪兒做了什麼事。

到了宋代,開始有專門賣報的商人,這些商人抄好了邸報賣給官員,省卻官員自己抄錄的麻煩。明代則設立了專門出版邸報的部門通政司,專管出版發行邸報,使用活字印刷,發行數量更大了。清朝時的邸報發行已經很接近于現代報紙的發行模式,有專人來抄錄印刷邸報,傍晚發行,派人送閱,有點類似于晚報。還有一種名為京報的,内容更多,一般會在晚間做好印刷裝訂,等到第二天再發行,有點類似于現代的日報。

從現存的文物來看,邸報刊載的内容也和現代報紙刊載的内容很像,比如在1843年八月初三刊印的邸報中,就記載各地教育部門的人員變動和任免、新發布的科考題目、大臣恩桂奉旨捉拿逃兵等事。

不管是采詩官還是邸報,都不能與現代的報紙、新聞采編從業人員劃等号,但正是因為有這些從事早期的信息采集、彙編、傳播的人,才讓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流傳至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王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