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八則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八則吾日三省吾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03:17:47

論語八則吾日三省吾身(論語衛靈公篇二十四)1

【原文】

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①?"子曰.“其恕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釋】

①一言:一個字。言,字。

②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譯】

子貢問道:“有一個可以終身奉行的字嗎?”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别人。”

【解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應有仁德之心,表現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中國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明君。貞觀初年(公元627年),太宗便明确說出自己的君道觀念:“朕經常思謀,個人禍患,常非身外之物所緻,而是因為人的欲望害了自己。倘若貪于佳肴美味,沉醉歌舞美女,被欲望所帶動,國家便會因此廢墟,百姓也會大受侵擾。”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夏天,太宗住在低矮潮濕的皇宮裡,大臣都勸告他改建。太宗搖頭說:“朕富有四海,處理事情都應設身處地。擴建宮殿屋宇,遊覽觀賞池台,老百姓都不會希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勞苦疲憊之事,怎能強加給百姓呢?”

唐太宗如此嚴格要求自己,各級官吏因此上行下效、勸謹奉公,王公貴族乃至大姓富豪也不敢胡作非為、盤剝細民,人人衣着樸素,民風儉樸。如此數年後,人民不再遇到盜賊,牢房常空空蕩蕩。從長安到鎮南,自山東到東海,都不必擔心路上饑荒。史書記載,貞觀之社會繁榮穩定到這樣的程度,是曆史上前所未有的。

相反,背棄忠恕之道,一味專營,最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唐代酷吏周興就是自作自受的最好注腳。

武則天登上寶座後,擔心許多大臣反對自己,她為除掉這些人,穩固帝位,下令開全國告密之風氣。于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告密資料如雪片般飛來,這些資料總要有人審查,這樣就出現許多殘酷的官吏。他們個個殘忍,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嚴刑逼供。犯人招架不住,便胡亂招一些假口供,害死不少人。這些官吏之中,最殘酷的就是周興和來俊臣兩個。他們手下養有幾百個流氓,專門告密。隻要他們認為誰有謀反嫌疑,就派人同時在幾個地方告密,并且捏造證據。有個正直的大臣對武則天說,現在下面告發的謀反案件大多是冤假錯案,還有人陰謀離間陛下和大臣的關系,不可以不慎重。但是,武則天聽不進這種勸告,告密風氣越來越盛。就連武則天的親信,也有被人告發謀反而被殺掉的。

有一天,武則天接到告密信,說周興跟已經處死的某案犯同謀。武則天大吃一驚,立刻下密旨給來俊臣,讓他負責這個案件。說來也巧,密旨送達的時候,來俊臣正跟周興在一起,邊吃酒,邊議論案件。看完密旨後,來俊臣有些頭疼,他知道周興的為人,是不會輕易招供的。于是,來俊臣不動聲色地把密旨放起來,仍然笑着對周興說:“最近抓住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實交代,您看怎麼辦呢?”周興拈着胡須,奸笑着說:“這還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個新辦法,拿一個大甕放在炭火上。誰不肯招認,就把他放在大甕裡烤,還怕他不招?”來俊臣聽後,連連稱贊說:“好辦法,好辦法。”他一面說,一面叫公差去搬一口大甕和一盆炭火到大廳來,把甕放在火盆上。盆裡炭火熊熊,整個大廳的人都禁不住流汗。

周興正在奇怪,來俊臣站起來,拉長臉說:“接皇上密旨,有人告發周兄謀反。你如果不老實招供,隻好把你請進這個大甕。”此時的周興方知中計,悔之晚矣,隻好乖乖招供。據其口供,理應死罪,可是武則天想,周興畢竟為她出過不少力,再說他是不是真的謀反,令人懷疑,所以就赦免周興的死罪,把他革職流放到嶺南去。但是周興作惡多端,在流放路上就被人暗殺了。

因為武則天的信任,來俊臣胃口愈來愈大,想獨掌朝廷大權。他嫌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和女兒太平公主實力大,索性告到他們的頭上。可是這次他沒能得逞,反對他的人愈來愈多,武則天隻好下令将其處死。就這樣,兩個蓄意害人的人,終究以害自己的結果而告終。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莫過于“忠”“恕”二字。“忠”則能得到朋友的信任,“恕”則能處理好與朋友的矛盾、過失。如何貫徹“忠”“恕”二字,行事之前還需要常常扪心自問是否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