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部包括“忄”(豎心旁),“心”(心字底),“⺗”三個類型,我們一一加以說明。
“心”字的演變過程
從“心”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心”最開始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髒器官,隸書之後象形性逐漸消失,符号性更加明顯。
“忄”(豎心旁)作為偏旁部首時,在不同時期其字形變化如下圖所示:
“忄”的演變過程
“忄”(豎心旁)、“心”(心字底)和“⺗”都和人的思想、情志有關,如:
志(zhi4):内心追求的目标。(簡化字合并“志”和“誌”,誌的意思是将内心目标用書面語形式寫下來)
态(態)(tai4):心理反應的傾向;
惠(hui4):形容女子心靈手巧,善良溫柔;(古人稱男子善于組織管理為“賢” ,稱女子心靈手巧為“惠”)
慧(hui4):形容詞,拂去俗塵,清心淨慮,洞察真相,明心見性;(古人稱精通行軍作戰為智 ,稱清心淨慮、洞察真相為慧;稱醒來感知清晰為覺 ;稱明心見性、發現自我為悟 ;稱簡單無我、自然率性為禅)
恕(shu4):動詞,女性心存慈愛,态度寬容;
怒(nu4):奴妾反抗主人的無情役使;
慨(kai4):充滿情緒,激昂感歎;
懷(懷)(huai2):父母将傷心哭泣的幼兒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慢(man4):女子态度含蓄,目光流轉;
懼(懼)(ju4):鷹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懼”是深度不安;“憚”是深度懼怕)
慕(mu4):暗暗地想望、向往,未曾公開表達。
火部也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即“火(在左)”、“火(在下)”和“ 灬 ”,凡是火部的字大都和火焰、燃燒有關,如:
炎(yan2):遠古時代的先民焚山而獵;
焚(fen2):古人為墾地耕作而引火燒毀荒草野林;
炙(zhi4):烤肉;
灸(jiu1):用燃艾慢慢地薰烤人體穴道,以達到舒筋活血、調氣通脈的療養目的;
煙(煙)(yan1):由未完全燃燒的物質和空氣混合成的黑色氣體;
爛(爛)(lan4):煮熟;
庶(shu4):在家裡開竈煮飯;
熙(xi1):連日天晴,天氣熱暖,如火光照耀;
黑(hei1):沾在臉上、身上的烏煙灰。
這裡需要說一下“魚”和“點”。
“魚”的繁體字為“魚”,那麼繁體的“魚”為什麼會是四點底呢?來看一下“魚”的字形演變,
“魚”的字形演變
不難看出,篆書以前的字形象形性非常強,隸書之後,由于象形字“魚”的尾部和火變形之後的四點底比較相像,而導緻誤用借代。
至于“點”字就和簡化字的制定有關了,類似的還有“黨”字,它們對應的繁體字分别是“點”、“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