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夏夜星空下小暑始納涼

夏夜星空下小暑始納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03:44:42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大暑分為三候,即是将這夏天最熱的節氣分為了三個階段,然而從古諺中“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中,其實很少能夠體會到古人所經曆的暑熱,反倒是草間的流螢、潮濕的土地、時常傾盆而下的大雨把長夏點綴的缱绻、溫柔,又聲勢浩大。輾轉千年後,溫厚的土壤和雨水還是那個老樣子,然而螢火蟲卻再也不是城市夏天的标配,那些曾經能夠“螢燭末光,增輝日月”的點點螢火,如今也隻有林間田野裡才能尋得那抹模糊記憶裡的暗夜流光。

夏夜星空下小暑始納涼(大暑一候腐草為螢)1

長夏将醒,螢火微明。天台山景區管理局供圖

點點螢火飛過千年

城市人對于螢火蟲的那點記憶,怕多是還停留在年少時學習“螢囊映雪”的典故裡。雖然是為刻苦讀書“照點兒亮”的配角,螢火蟲的存在感卻是超強,它們所發出的那些小小光芒似乎也就由此照進了不少小朋友的童年。隻是這光芒愈發微弱,城市生活中真正的螢火蟲“缺勤”的日子越來越多。

可古代不是這樣,漫長的盛夏總少不了螢火蟲“簽到”。漢代《禮記·月令》篇說,“季夏之月……腐草為螢”。有人說所謂的“腐草為螢”,是古代人不懂自然科學,以為流螢是由腐草而生。但這又何嘗又不是屬于古人對于未知的浪漫,夜色之中,隻有天邊的月亮自帶幾分清冷的光,綠意蔥蔥的林間,腐爛的青草變成了能發出微光的螢火蟲,這光似乎與天上的月光也有了呼應。

到了盛唐,十歲的李白也被這小小的生物吸引,他的表達充滿想象力,也更浪漫,說它“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一生螢光點亮黑夜

事實上,螢火蟲一直是一種環境指示性生物,它們對于自然生态環境的要求極高,對于水污染和光污染尤其敏感,因此有螢火蟲出沒的地方,大多有幹淨清潔的水體和植被茂盛的靜谧環境。

此外,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了解到,螢火蟲的生命十分短暫,在經曆卵、幼蟲、蛹三個相對漫長的階段後,成蟲的壽命平均隻有五天,最“長壽”的也隻有十來天。然而螢火之光會伴随它們的一生,幼蟲時,這光為了恫吓天敵,成蟲後,這光則為了吸引異性。

夏夜星空下小暑始納涼(大暑一候腐草為螢)2

螢火蟲“本蟲”。高叔先 攝

成蟲後的這五天,是螢火蟲“破繭成蟲”後“出道”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巅峰,這段時間它們的使命也隻有一個,找到伴侶,繁衍後代。

似是太了解自己在夜間才能展現出的點點流光,螢火蟲一般在白天睡大覺,到了晚上才有空出來嗨。而在屬于它們的“末日狂歡”之後,屬于人們的盛夏,也就匆匆地在指縫中溜走了。

四川邛崃螢火蟲點亮森林

古稱有“天府南來第一州”邛崃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如今,從天氣漸暖開始,為螢火蟲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但凡對螢火蟲有幾分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邛崃的天台山是亞洲最大的螢火蟲觀賞區,每當夜幕降臨,當點點螢火點亮暗夜中的山間林野,也是天台山最夢幻又熱鬧的時刻。

高叔先已在天台山度過了26年,一直在天台山附近出沒的螢火蟲也是他兒時記憶裡的寶藏。2007年,因為專家論證了天台山螢火蟲發展的可行性,高叔先當時作為項目組的成員,把第一批螢火蟲投放到天台山山門的肖家灣地區的山坡上,這也就讓肖家灣成為天台山螢火蟲最主要的分布地區之一。經過十餘年的培育,近年的螢火蟲種群和數量也出現了井噴,每年能夠吸引數十萬的國内外遊客。

夏夜星空下小暑始納涼(大暑一候腐草為螢)3

如今,螢火蟲也隻能在山間曠野才能覓得它的蹤迹。高叔先 攝

高叔先說,天台山的多種螢火蟲交替出現,成蟲每年有五個出現的高峰期,每一個階段有多重螢火蟲同時出現。最靠近現階段的,當數第四個高峰期,也就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這個時段,屆時螢火蟲會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的河谷、小溪邊的叢林間、岩壁上,這個時段的螢火蟲是最亮的螢火蟲,同時也是“最懶”的螢火蟲,“有的可以栖息在一枝樹枝上幾天都不挪動一步。”

高叔先告訴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目前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螢火蟲,中國國内有140餘種,而在天台山則有超過20種。得益于天台山的氣候條件,每年的4月到11月,飛舞的螢火蟲在天台山清晰可見,在這裡也打破了人們對于螢火蟲隻生長在夏天的認知。高叔先說,嚴格來說,在天台山每年也隻有1、2月份見不到飛舞的螢火蟲成蟲,有時到了11月,仍可見冬日螢火蟲的身影。

如果說起在這盛夏裡最好的祝福,莫過于希望你能抓住夏天的尾巴,在這個季節裡遇到一隻點亮黑夜的螢火蟲。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項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