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搜和發布地區有關系嗎?澎湃特約評論員 江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上熱搜和發布地區有關系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澎湃特約評論員 江城
前幾天,“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上了熱搜,原因在于部分建議過于空泛,甚至前後矛盾。有媒體梳理了最常上熱搜的“專家建議”,試圖總結專家建議的特點,都建議了哪些,人們又喜歡哪些、反感哪些。
從梳理的情況看,個人生活是專家建議的熱點區域。比如建議“晚上10點到11點睡覺”“晚飯隻吃7分飽”“普通人不必焦慮”“不要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别在通勤上花過多時間”等等。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專家愛聚焦的領域,恰恰是年輕人意見反彈的重災區,“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情緒,相當程度就是沖這些來的。
就拿買房來說,一邊有人說“不要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一邊也有人說“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到底聽誰的?十年前聽專家的話沒有咬咬牙湊首付買房的,後面腸子都毀青了吧。
還有些已經談不上嚴肅的建議,更像是唠叨。這些是常識,也是大道理,人人都懂,隻不過現實不允許。年輕人未見得就不想早睡早起,不想每天遛彎上下班,不想自己獨立買房,但這是“建議”能解決的嗎?
說白了,這些建議有點低估了公衆的認知,沒把年輕人當作理性人。每個努力生活的年輕人,當然都有自己的生活策略,會從自身情況出發選擇利益最大化的生活方式,哪會連吃飯穿衣還需要循循善誘呢?
人們期待的專家建議,是站在公共立場上發聲,為公共政策提供可行的思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生活指導”。把一些社會議題降格成給年輕人的建議,也有點避重就輕的意思。解決問題,不可能靠年輕人自己努力就行了。
順着這個判斷标準,其實也能看到一些優質的建議,獲得了不少的共鳴。比如有專家建議“兒童5歲起就需要性教育”“初中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等,就引發了公衆嚴肅的讨論。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建議有成為公共政策的價值。人們細緻地分析建議的可行性,拆解其中的成本收益,最終很有可能形成一些共識。這就比年輕人多喝熱水之類的靠譜多了,前者引導社會怎麼做,後者教育年輕人怎麼做,層次、格局的差别顯而易見。
年輕人對專家建議不買賬,也說明去在中心化的互聯網生态裡,沒有人可以單純憑借一個頭銜,自動地成為意見權威。專家的建議是不是靠譜、有沒有可行性,都會被放到公共輿論審視一番,難免會有不一樣的反響。
當然,也不希望這一波關于“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讨論,推導出一種反智的傾向,讓人們不再信任任何專家的建議,這是反科學和反理性的。專業視角終究會提供不同于一般人感性認知的思路,社會輿論也需要專業知識與民意的互動,不斷提升理性的水位。
大家并不要求專家一定要絕對正确,這不太現實。關鍵是專家不能使用一種“中止讨論式”的話語結構,比如把嚴肅的社會問題簡化成年輕人的個人問題,這就讓讨論失去了公共價值。
總之,社會依然需要專家建議,尤其需要有價值的專家建議。各領域的專家如果能不斷提升公共發聲的質量,提出更多有益的建議,形成有啟發性的輿論互動,善莫大焉。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