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網文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手帳”一詞源于日語,狹義是指記錄并管理日程的本子。不過它的實際用法有千千萬萬,内容也不盡相同。
記錄生活是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功能,甚至很多人以為手帳就是日記。
手帳的用途不僅僅如此。
它有很多類型,比如美食手帳記錄吃貨的生活,旅行手帳記錄外出探險的體驗,育兒手帳記錄孩子的成長,日程手帳用來做時間管理和規劃……
總有一個類型會讓你怦然心動,想要找個本子開始手帳生活。
其實,手帳更像是一種系統,它不僅是各種日記和日程本,更是這些的集合體。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手帳體系和用法,無論手繪還是純文字記錄都可以。
它的意義随着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是一種真實記錄生活質感的方式。
以上對“手帳”的解讀,來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書籍《行動派手帳指南》。
在這本書裡,多位達人介紹了他們各自手帳的使用方法和記錄方式,包括日程表、夢想清單、讀書筆記等等。
既有傳統的手繪方式,也有借助電腦或手機軟件繪制的思維導圖。
總之,讀完這本書,你對各路大神的手帳會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你也能從頭開始做手帳了。
用手帳來管理生活,建立你的手帳體系,簡單來說分為以下四步:
Step 1:認識自我,确定自己的角色。
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是創業者,還是自由職業者?
你寫手帳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記錄生活日常,還是想進行時間管理?
根據自己的答案,結合自己的生活細節、日程安排和需求,确定手帳本的功能。
Step 2:分析自己的喜好。
喜歡定頁的本子,還是活頁的?
喜歡萬用手賬本,即所有功能集中在一個本子上,還是要有很多個不同主題的本子,比如讀書筆記、日程筆記、工作筆記?
Step 3:挑選本子,安排筆記本的分工。
确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之後,就可以有目标地挑選本子。
Step 4:堅持記錄,時時更新體系。
最後認真地、充滿儀式感地記錄書寫,完成日程安排,相信時間看得見你的努力。
例如,達人Babe的手帳體系就分為三部分:
日程管理體系,學習管理體系和夢想管理體系。
這三個部分,她一共使用了六個手帳本,當然,你也可以隻使用一個本子。
一、日程管理體系,具體内容包括:主題,每日to do,每月打卡追蹤。
在每天工作開始前,她會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寫到本子上,晚上回到家後就會複盤一下,複盤的方式是:
(1)做完的事,就用M熒光筆标注一下;
(2)沒做完的,需要分析為什麼沒有做完;
(3)決定沒做完的是否要推到明天或下一周。
二、學習管理體系:讀書或者聽課筆記。
寫讀書筆記的初衷,是方便你自己查閱知識點,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讀書筆記更加有邏輯,可以使用三個小方法:
第一點:一定要标序号。
人腦對數字總是特别敏感的,不管什麼情況下,在密密麻麻的文字裡,你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阿拉伯數字,所以一定要把序号标明。
序号更能表明内容的邏輯關系,分條叙述也能讓每一條的主題更加集中,更方便你日後查閱。
第二點:一定要抓住關鍵詞,然後記下來。
你可以從這些地方獲取關鍵詞:
*目錄,*标題,*首句,*金句(或有啟發句子)
有關鍵詞的筆記會更加簡潔精煉,層級分明。
第三點:适當放棄。
這是為了讓讀書筆記的邏輯更加完善。
一方面,自己已經懂得了的東西,就不要重複記錄;另一方面,新的知識點要用簡短的語言去概括,總結成為自己的觀點。
從别人那裡聽來的知識其實還不是你的,要将别人的話總結成自己的話來表達,将課程或是書中内容變成你自己的内容,才能完成知識的内化。
三、夢想管理體系,包括目标清單,微夢想清單和遺願清單等。
日程管理适用于安排每天的生活,而在想要去實現一個大夢想時,可以使用“微夢想清單”來分解夢想,同時量化目标。
隻有将細小的部分都無微不至地做好,dream list才能落地,否則夢想隻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出現在自己的新年願望裡。
“如果在你的墓碑上隻能寫一句話,你會寫什麼?”
如果你的一生是一部電影,前半段已經平淡無奇地演完,後半段裡,你想要什麼情節,是平淡還是跌宕?
想象一下自己可以有多麼狂野,敢到達什麼樣的邊界。
如果你已經幻想出了未來你想要完成的事情,那就把這些畫面和情景在手帳本上具體描述,還可以貼上圖片,或許這就是你想要的一生。
人閱讀圖片要比文字快,記憶也更牢固。
對于學習和思考,最有用的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最重要特點是——實用為主,美觀為輔,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①中心詞:即思維導圖的“主題”。
②二級分支:“主題”展開的各部分“次級主題”。
③三級分支:“二級分支”的具體内容和細節。
你還可以繼續細分和展開,會出現四級、五級等分支。
思維導圖可以分為輸入和輸出兩類。
上課、閱讀、聽分享課時畫的都是輸入類思維導圖,是随着内容的展開推進的。
你需要跟着聽課的節奏,注意聽講課者強調某個關鍵詞,或者随着閱讀的節奏,注意書中某個部分的标題,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畫思維導圖的層級步驟。
包括:主題,二級分支,三級分支等。
第二步,完善和美化思維導圖 。
思維導圖畫完之後,可以用筆對各分支進行修飾美化,對關鍵詞進行描黑、上色等強調處理。
第三步,檢驗輸入知識的成效。
教是最好的學。
你是否真正理解了通過思維導圖記錄的知識?
有一個很好的檢驗方法——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向别人講述本次學習到的東西。
如果可以,那就說明你完全理解了這些知識。
輸出類思維導圖和輸入類不同。
輸入類的記錄對象,是聽到或讀到的知識和内容,你是跟着對方的節奏在走的;而輸出類思維導圖的記錄對象,是你自己的想法。
因此你可以自己決定中心詞,再以其為核心展開,你需要更加關注條理性。
第一步,建立框架。
畫輸出類思維導圖的過程就像建房子,先用鋼筋水泥把房子框架搭建好,再進行裝修和美化。
第二步,完善框架。
這一步,你要根據輸出的内容,對每個分支部分進行延伸。
畫好思維導圖後,你還可以美化一下。
第三步,檢驗輸出成效。
這一步和輸入類思維導圖的最後一步差不多。
即檢查成果——用你自己的話,把整個思維導圖的内容結構複述一遍。
萬物皆可手帳。
使用多少本子并不是關鍵,牢記自己記錄手帳的最初目的,剔除不必要的欲望,将已有手帳本發揮出最大魔力就足夠了。
手帳是工具,并不是目的,當記錄和規劃已經變成一種生活習慣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生活更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手帳這件事不是偶爾的習慣,而是需要你持續用心對待的生活方式。
它能不能改變人生也許沒人知道,但它一定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善用網文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讀書# #職場達人說# #讀書筆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