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更是來之不易的一年。當我們執着于手中的工作、沉迷手機裡的短視頻和遊戲,不得不感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生活越來越方便,卻找不到兒時那濃濃的翹首期盼的年味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春節可不隻是看春晚和吃餃子。
吃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三十晚上對于北方人而言,吃餃子才有過年氣氛。吃餃子表達人們辭舊迎新祈福求吉的特有方式。晚上11時到第二天淩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此時吃餃子,意味更歲交子,大吉大利。
貼對聯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将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對聯怎麼貼?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
年夜飯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甚多,而一年一次的年夜飯充分地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一年的辛酸、委屈、勞累都在喜氣洋洋的年夜飯中揮發殆盡。一年一次的年夜飯,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平日裡很少見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席上一般有雞(寓意吉祥)、魚類(寓意年年有餘)、湯圓(寓意團團圓圓)、蓮藕(寓意聰明)等菜品以求新年吉利。這也是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許。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表現在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并守“歲火”,不讓熄滅,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新新歲到來。所有房子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此照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除夕之夜,圍爐閑聊,通宵守夜,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新一年吉祥如意。
壓歲錢
年夜飯後,長輩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用壓歲錢鎮惡驅邪。
遊神
遊神,是傳統賀歲習俗之一,又稱聖駕巡遊,遊老爺,遊菩薩、行香、擡神像、迎神等。指人們在新年期間,到神廟裡将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裡,然後擡出廟宇遊境,接受民衆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裡,保佑平安。遊神沿途還要伴随鑼鼓、唢呐、八音、舞獅、舞龍、雜技等表演。
拜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太歲”,上古世紀元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稱為“值年太歲”,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拜歲是曆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在廣東一帶仍然盛行,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
廟會
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間活動之一。廣府廟會和北京廟會并稱為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戲、中華絕活、舞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
拜年
春節期間走訪拜年是年節傳統習俗之一,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福的一種方式。初二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恭喜發财說好話。拜年的意義在于親朋好友聯絡感情,表達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傳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也有寫作“利市”或“利事”,寓意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
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在噼裡啪啦的炮竹聲中辭舊迎新。炮竹原始目的是迎神和驅逐鬼怪。後來以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号,是節日的一大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賞花燈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并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添翼計劃#
看了這麼多春節的習俗,趕快動起來,和我們的愛人一起,精心的裝扮下我們的家,拜訪下許久未見的朋友、長輩,把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傳承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