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是指在遺傳基礎之上,受教育與環境影響,經過個體社會化所形成的人格品質與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心理适應能力與内在需要和動力。
健康心理
它對内制約着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外與其他素質一起共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受人格品質、認知、社會适應能力、心理需要和動力的共同影響。。對内體現為心理健康的水平,對外表現為行為社會的好壞。
在發展心理學中,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的發展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
0—1.5歲或2歲,發展出良好的品質—信任感,可以解決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焦慮。
1.5—3歲,良好的品質—自主感,可以解決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做某些事情。
3—6歲,良好的品質—希望,相信自己是創造者、發起者,可以解決感覺自己有價值。
6—青春期,良好的品質—勤奮,擁有豐富的社會和認知技能,可以解決自信心、成就感。
青春期,良好的品質—性别的認同,可以解決自我身份的認同并欣賞自己。
成年早期,良好的品質—親密感,可以解決自己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需要承諾的關系,如愛情。
成年中期,良好的品質—關懷,關注家庭、社會和後代,有幸福感。
成年晚期,良好的品質—完善感,自我人生的滿足。
8個人生階段,如果處理的很好,那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會非常高。
提高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需要有較強的意志力,它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不斷的努力與鍛煉。
1,認識自我-了解自己
每個人的心理素質都不一樣,自己的心理素質究竟如何?我們需要列出來一個清單,對照前面提到的8個心理階段的問題,來針對性的去加強訓練。
2,把握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态度體驗。一個人心理成熟的标志就是靈活自如的調控自己的情緒。情緒有認知成分、态度成和行為動機傾向成分。調控好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3,提高意志力忍耐力
挫折教育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适當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人的意志力忍耐力。
著名的人本主義大師馬斯洛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具有充分的适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适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我們想提高個人心理素質,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針對着十個标準,來不斷要求自我,改善自我,完善自我。
#怎樣才能提高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呢##學習心理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關注心理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