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真不敢相信村裡的新房蓋得這麼好,當年窮得沒辦法離開,現在是奔着好日子回來”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台鎮德勝村,年過七旬的張桂林在外打工20多年後,返鄉住進了新房,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真不敢相信村裡的新房蓋得這麼好,當年窮得沒辦法離開,現在是奔着好日子回來。”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台鎮德勝村,年過七旬的張桂林在外打工20多年後,返鄉住進了新房。
如今的德勝村,村民們搬進了二層小樓,臨村建有光伏電站、新式溫室大棚和生态豬養殖場區,宜居宜業的新農村美好圖景正在這裡實現。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内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闊步前行。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擘畫了中國鄉村發展的美好未來,把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7月,人民網啟動“我和我的新時代”鄉村振興采訪調研活動,展現各地鄉村發展中的探索、成效和前景。采訪調研的過程中,記者見證了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民生福祉持續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廣大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高。
更宜居 美麗鄉村煥發新氣象
連樟村鳥瞰圖。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從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鎮向西行8公裡,整潔的鄉間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映入眼簾,“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之一的連樟村,在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村裡的環境可比不上現在。”連樟村支部書記陸飛紅回憶說,當年村裡不少地方搭建着牛棚、豬圈、雞窩,下雨天污水多。
改善連樟村人居環境,首先從“三清三拆三整治”做起。“2017年以來,我們一共拆了180多間違建房屋。”陸飛紅介紹,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鋪開以來,連樟村清理整治并建設了河濱綠道,新建星級公廁、小公園、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全面完成巷道硬底化工程,建成污水集中處理系統……
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台鎮德勝村,近年來,這裡的土坯房搖身一變成為新民居。和壩上很多農村一樣,在過去,德勝村的村民多居住在土坯房裡,2017年,德勝村将兩個自然村拆除,統一規劃建設140套新民居。如今,村裡96棟粉牆黛瓦的二層小樓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美得像一幅油畫。
“這幾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鄉面貌發生了大變化,鄉鎮通上了寬敞的柏油路,配套了齊全的基礎設施。”湖北鄖西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郭龍銀表示,交通條件改善後,鄉村建設、産業發展得以順利進行。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内容,也是鄉村振興“五大振興”中生态振興的載體。
2018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部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當前,三年行動目标任務如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2018年以來,累計改造農村戶廁4000多萬戶;全國範圍内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28%左右。
如今,全國5萬多個美麗宜居典型示範村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越來越多的鄉村成為廣大農民的幸福家園。
更宜業 特色産業鋪就緻富路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馬山縣白山鎮内學村的山腳下,一條産能為15000瓶/小時的瓶裝水生産線,成了村民們在家門口緻富的“希望泉”。“現在,留在村裡就有錢賺。”48歲的覃月平就在水廠打工,在她看來,村裡有了産業,能掙錢的同時還能照顧到家裡的老人和女兒,生活更穩定了。
由于多山少田、人多地少,馬山縣曾長期面臨“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困境,年輕的勞動力基本都選擇外出打工,空心化嚴重。
近年來,馬山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提升競争力。據馬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春濤介紹,“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正在縣裡有序推進,成為村民脫貧緻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在各地扶持壯大特色産業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克東縣“小院經濟”成為村民實現增收的突破口。人民網 焦磊攝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不少村民的門前小院裡,有的種植着大白菜、玉米、青刀豆等蔬菜,有的養着雞、鴨、鵝等各類畜禽。“小院經濟”在這裡成為村民們實現增收的突破口,方寸之地也能做好鄉村振興的大文章。
據克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孫權介紹,截至目前,“小院經濟”已覆蓋全縣98個行政村,帶動脫貧戶監測戶5800多戶,戶均增收2000餘元。
“這幾年,我回鄉裡建了三個菌菇大棚,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個棚能賺3萬多元。”貴州省道真自治縣隆興鎮浣溪村香菇種植戶廖國橋表示。
據道真自治縣副縣長王克領介紹,近年來,全縣依托山林資源,推動鄉村産業振興。在這裡,“靠山吃山”有了新的注解,過去導緻貧困的“窮山”,在今天成了産業發展的金山銀山。
近年來,我國全力推進鄉村産業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取得了明顯成效,鄉村富民産業穩定發展,農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在産業帶動、就業創業拉動下,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實際增長4.2%。
新探索 鄉村建設有了新動能
黃金村萬畝茶園。人民網 焦磊攝
未來,美麗鄉村将呈現怎樣的新圖景?根據今年5月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住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當前,各地對于鄉村發展、鄉村治理的新探索正為鄉村建設注入新動能。産業鍊發展更完善、更靈活,農村治理更高效、更智能的新氣象持續展現。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黃金村,茶産業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黃金村黨總支副書記石金貴介紹,現在村民由原來的隻收取土地租金,變成自己種植并負責茶園管培,産出的茶葉賣給合作社。這不僅提升了村民發展茶産業的積極性,提升了村民收入,也給合作社解決了用工問題,形成了産業發展雙赢局面。
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泗店鄉大畈村,每家每戶的門牌旁,都有着一個或幾個榮譽标牌。其中,包含幹淨整潔星、尊老友善星、勤勞友善星的“三星級文明戶”榮譽最受村民珍視。新縣泗店鄉黨委書記楊祯表示,讓村民們有參與感,參與鄉村建設共治,已經成為當前推動鄉村治理的新動能。
高點實景VR有效統籌鄉村治理、對孤寡老人進行實時遠程畫面看護、大數據彙總分析居民收入情況……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郝家營鄉西高廟村,為破解鄉村治理難題,當地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的新模式。
如今,“望得穿山水,也見得到産業;記得住鄉愁,也看得到奔頭。”成為越來越多村民以及回到農村發展的年輕人的共識。從東北黑土地到江南水鄉,從大别山區到秦巴腹地,鄉村建設、鄉村改革、鄉村治理正在我國各地有序推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