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說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霧滿攔江(ID:lwwuwuwu)
(01)
朋友圈在推送陳志武先生的文章《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
文章内容,說是美國名牌大學的金融教授,跟陳先生抱怨說:以前招的中國學生,開始成績棒棒哒,但等到博士論文時,就頂不住了。論文質量上不來,倒也罷了。最慘的是去不了一流大學任教。學生可是學校的産品啊,你學生出來找不到一流工作,明擺着是二流或三流學生嗎,弄得校方和導師好沒面子。
陳志武先生說,同樣是培養印度學生,畢業出來就去了一流學府任教。在美國的金融領域及矽谷,印度裔的高管嘩嘩的:谷歌、微軟、Adobe、軟銀、花旗集團等公司的CEO 都是印度人,副總裁級别的印度人更多。
還有,幾年前美國主要商學院中,有12個選拔招聘商學院院長,其中有10個給了印度裔聘書,沒有一個給中國裔。後來一些印度裔謝絕了——中國人也蠻喜歡謝絕的,但人家壓根不發聘書給你,你隻能謝頂,沒法謝絕。
2015年,在美國排名前三十的金融院系,中國博士生很多——但沒一個能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校方為培養這些人投入了巨大的資源,而回報竟然是竹藍打水,所以校方有點郁悶。
——不見得不能聘入排名前10或15的院校,就說這個教育失敗了。這個結論還需要更多的樣本,更多的數據。但,如果說有些中國的留學生,畢業後的表現未如所願,這應該不假。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苦拼苦學,中國這邊還講究個别輸在起跑線上,等跑來跑去,為什麼最後不太理想涅?
(02)
陳志武先生說,導緻這個問題的出現,原因之一,是有些家長……有問題。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興趣或願望,完全無感。他們急切的把自己的觀念或判斷,強迫孩子接受。比如說許多中國學生并不喜歡金融,但理性的家長,強令他們發憤努力。
憤也發了,力也努了,都已經讀到博士了,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殺了這些孩子,他們也喜歡不起來。
不喜歡,投入就沒那麼兇殘,被包大纏頭的印度哥後來居上,實屬情理之中。
家長對孩子們的教育指導,不能起到持續激發孩子的作用。當然這些孩子進入其它行業,也可能大有作為風生水起,但另一個情況的出現,讓問題嚴重了。
——中國的孩子們,老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該軟的時候,他給你硬。而該硬的時候,他卻軟溻溻一團,讓人好不掃興。
(03)
什麼叫該軟的時候硬梆梆,該硬的時候卻軟溻溻涅?
按陳志武先生的說法,學生得多學點軟學科,諸如曆史、文學、藝術,或者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許多孩子是真心喜歡這些,但家長對此零容忍,堅決不允許孩子學。結果讓學孩子學到一身的硬本事,但在“軟領域”方面卻吃了大虧。
這個就叫該軟的時候硬。
另一方面,做人要有剛骨,有膽氣。這個叫剛中有柔,柔中帶鋼,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成熟的硬标志。
但許多中國學生,在學校及職場上的表現,就好象是擔驚受怕的小老鼠,見人就東躲西藏。而傻兮兮的印度大哥卻光腳闆沖上去秀存在感,結果有些中國學生的臨場人際能力嚴重不足,被人家擠了下來。
這個叫該硬的時候軟。
這些情況,是真實存在的。普遍程度不敢亂說,但我們每個人,對此是如魚飲水,冷暧自知。
(04)
我大學剛畢業時,有個朋友請我去輔導他那正讀小學的女兒。孩子數學成績非常糟糕,這讓小女孩滿臉絕望,悒郁憂傷。
我開始輔導孩子,輔導了一番,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大頭。又趕緊返回來測試一番,才突然醒悟過來,對朋友說:不對,你家孩子該補的,不是數學。
是什麼?
孩子應該看小說!、
那位朋友一聽就急了:胡說,胡說,我孩子明明是數學成績上不來,你竟想讓她看小說,你安了什麼心?
沒安什麼心。我解釋道:孩子之所以數學成績差,不是她計算能力不足。而是她根本看不懂題,不明白題目在說些什麼。這是典型的閱讀量不足,隻要讓她看些世界名著,加大閱讀量,這些題她自然而然就看懂了,就會做了。
胡說,胡說……那位朋友說:要不你拿幾本世界名著來讓她看看?反正……她這樣子,好一點的中學是沒指望了……
我就給孩子拿了兩本書。但孩子最終也沒考上象樣點的中學,去了個風氣讓父母夜夜哭到天明的學校。
當時感覺自己好失敗。
過去了大半年,那位朋友突然出現,開了輛車到我這裡,不由分說就把書架上的藏書打包,往他的車上搬。我驚恐交加,問他何故如此?他涎着臉說:拿回去給孩子看,給孩子看看,别愁眉苦臉的,看完就還你……不由分說,把我的書全抄了。
此人超級的有錢,卻不買書而來抄我的書,此事讓我嚴重懷疑人生。
懷疑了一段時間,才弄明白究竟。
我輔導的小女孩,在那所風氣可疑的學校裡,突然間發力,成績飙高猛上。這樣糟糕的學校,突然間出現了一個成績優秀生,校方如獲至寶,配備最頂尖的師資力量,對孩子全程呵護教育。有可能,孩子在回想自己的成績提升因由,說到了閱讀,所以她爹才會突然跑來抄我的書。
這孩子後來确實考上了大學——我親身的經曆,可資證陳志武先生的軟能力之說,确有道理。
(05)
孩子的人生成長,需要具備全面的能力,理工科重要,數學金融重要,但人文體系也同樣重要。
如前所述,理工數學是硬學科,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而人文學科是地地道道的軟學科,可以培養孩子柔性能力。此二者一軟一硬,必須要讓孩子能夠靈活自如,該軟就軟,該硬就硬……總之就是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的意思。
初中之前的閱讀訓練,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決定性的影響——這直接決定着,你家孩子是會成為個稀哩糊塗的人,還是個思維敏捷、頭腦明晰的人?
兒童教育專家唐曾磊先生,曾舉過例子:孩子讀課本時,極易讀錯。比如說,孩子會把“滿身沾野草”,讀成“渾身沾野草”,或是“全身沾野草”。
孩子會把“饑腸響如鼓”,讀成饑餓響如雷。
孩子會把“夢中念敵情”,讀中夢中含敵情。
孩子會把拳頭大,讀成巴掌大。
……總之,都是無關緊要的小枝節,小毛病。
這些問題重要嗎?
太重要了。有些孩子長大了,語言能力還弱到爆。有些人說話,喜歡用“這個”,“那個”指代事物。描述東西的位置時,就會說“這邊”,“那邊”,描述距離時就用“不遠”,或是“比較遠”。
——許多人看到這裡,會說:我說話就這樣啊,咋了,不服你咬我?
模糊性語言,在與人溝通時,會面臨着巨大的障礙。你自己感覺話已經說到了很明白,但聽者會用充滿慈悲的目光看着你,那臉上的表情,分明在寫着:你娃病情嚴重樂……
(06)
把話說清楚,講明白,是一種極高的智力體現。
三國時,曹操挾持了漢獻帝,準備令諸侯。開始階段最危險,一旦有哪家諸侯醒過神來,向曹操發起進攻,曹操分分鐘會死得很難看。
曹操要想避過危機,就必須挑起一個戰争熱點,轉移諸侯們的注意力。
他挑選了最無辜的呂布,寫信忽悠呂布找别人打架。
可是這封信要怎樣寫,才能讓呂布犯糊塗,聽他的話呢?
易爾,在書信中,曹操以溫和的語氣,講了個段子。信中說:布啊,你知道我有多喜歡你嗎?我喜歡你喜歡到了,不要不要的。所以呢,我在天子面前舉薦你,封你個大将軍。可是咱們朝廷窮啊,你懂得,沒有鑄印的金子,也沒有系印玺的绶帶。我在家裡翻箱搗櫃,想找條绶條出來,把家翻成了垃圾堆把哥哥我累成狗,也木有找到,實在沒辦法,我把自己印玺上的绶帶解下來,給兄弟你用吧……
話說呂布看了這封信,頓時就上套了,馬上就發動戰争。
為啥這封信,有如此神奇的魔力涅?
無它,在這封信中,曹操至少動用了三個心理法則的應用。
第一,完全以對方為主場。看曹操的叙述,呂布分明是世界的中心,他曹操忙來忙去,就是在呂布的世界裡混,這大大的滿足了呂布的自我意識。
第二,曹操善用細節,一個翻箱搗櫃找绶帶的小細節,讓這番忽悠異常生動而真實,讓呂布深信不疑。
第三個,用詞的精确性,精确的語言帶有強烈畫面感,讓對方不由自主産生聯想。這一聯想,就接受了洗腦和催眠,想不上套,實在是太難了。
(07)
諸葛亮也是洗腦大師,他兵出祁山,先給曹魏那邊的守将孟達寫信,信中說:達哥呀,我好羨慕你呀,好好羨慕呀,我不象你那麼聰明,我是個笨人呀,我好好笨呀,每天起草公文較對錯别字,累死爹啦……
就這麼個給公文較對錯别字的細節,頓時将一幅生動的畫面,呈現在孟達的腦海裡。讓孟達頓生恻隐之心,哎呀媽,諸葛亮太可憐了,要不,咱們别在曹魏這邊幹了,過去幫幫他?
于是孟達舉旗降蜀。
——在這裡,曹操也好,諸葛亮也罷,他們表現出來的,是娴熟的語言操控能力,清晰,準确,動感十足,這表明着他們的思維,也如冰一樣的冷靜。而這種類型的成品,才是我們教育行進的目标。
(08)
旅美學者薛湧先生,說過這麼一件事:
有個人上門推銷曆史輔導教材,說:買一套吧,你家孩子依據索引,分分鐘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薛老師曰:滾!
薛老師說:學生最不需要的,就是答案。
那是什麼涅?
薛老師回答:“我覺得學生最不需要讀的,就是現成答案。曆史訓練的一個基本信條,就是教你如何懷疑、挑戰這些現成的答案。不管你日後當律師、經營企業、從事政治或社會活動,這些都是基本技能。一個律師要知道如何取證,如何用證據說服法庭接受自己的觀點;一個領袖要理解不同的群體和個人為什麼面對一個事實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甚至創造出不同的‘事實’來,并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上塑造大家的共識。這些能力都是我們的教育中最為缺乏的。”
薛老師說的,就是本文開篇,陳志武先生提及的軟能力。
缺少了理工科的硬能力,咱們可以吃軟飯。但如果缺少了軟能力,那就沒飯吃了。
有本事的人,最喜歡吃軟飯。沒本事——說的就是缺少吃軟飯的能力。
(09)
如何獲得軟能力,吃上幸福的軟飯呢?
第一個,先觀察周邊的人,注意那些經常使用模糊用語的人,這類人士無論成就有多大,但他們不清晰的用語,表明了一個稀哩糊塗的腦子。祈禱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這就算開始了。
第二個,閱讀,追求分數的教育,可能已經毀了你的閱讀天性。莫要急,咱們慢慢來,看點益智的作品,諸如薛兆豐先生的《經濟學通識》——書中的觀點,我幾乎一個也不認可,但那通暢的文字,讀起來真的有無盡快感。
第三個,繼續閱讀,讀曆史,曆史中充滿了軟能力對抗與博弈,不要讓情緒操控你,把這些史書扣上“權謀厚黑”的帽子,為自己拒絕閱讀找借口。必須要對自我的借口進行清算,才能夠獲得軟能力的真谛。
第四個,嘗試表達細節,把話說清楚,慢慢提升自己的表達力與解釋力。任何時候你具備了這些能力,都不算晚。畢竟我們的人生,是一次距離足夠遙遠的旅行,不僅需要強大的硬能力,還需要一顆柔軟的心。唯其軟硬兼具,剛柔相濟,才會領略到更美麗的人生風景。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