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等就業過程中遭受與全日制學生不同待遇,導緻不符合報考資格、不享受同等待遇的問題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非全日制研究生從2017年開始正式實施招生,今年應該是絕大多數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的頭一年。面對就業中的種種不公平待遇,今年後續政策如何,對後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培養會産生巨大影響。
全日制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字之差,為何待遇等差别這麼大?
這就要從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設立開始說起來。
小編首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定義: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為響應産學結合适應時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式。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全國統考/考研)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内,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進行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後授予學位證和畢業證,與全日制研究生證書的區别在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證書上标注“非全日制”字樣。
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的是實行完全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培養和畢業标準。
理論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曆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國家教育部曾發文件明确表示“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各地及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和落戶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資格條件。”
按理說,國家已經出面站台,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位給出了明确答案,那麼,為什麼在考公、事業編、考教師、大型企業等仍然對非全研究生有一定的歧視呢?
這主要是來源于人們的慣性。
其一:在2017年以前,凡是帶有非全日制模樣的學曆,一般指的都是夜校、電大、自學自考、函授、在職學習等學習形式,其入學難度、培養方式、畢業要求都與全日制學生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絕大部分的企業、單位都是不認可非全日制字樣的。
其二:而對于2017年之後進行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改革,雖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宣傳不到位,甚至很多高校負責招生的部門都不理解政策,解讀模糊。這就導緻了普遍的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偏見。
其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昂貴,不享受助學貸款和國家的獎助學金,這本身在教育部層面上就是對非全日制學生的歧視,制定政策的部門尚且如此,何況是不明就裡的用人單位和各大企業?
其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本意是促進産學研結合,面向企業的技術需求,定向培養研究生等高端科技人才。這本意是相當好的,對國家産業轉型和實際需求都是好事。但是,沒有考慮到中國大學的實際情況。事實上,很多高校裡,老師的研究與生産實際脫節,而且研究生是不夠用的。這就導緻了不得不按照全日制的模式去培養非全日制研究生。最終培養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能實現定向幫助企業這一願景。
所以人們也會發出疑問,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完全通的培養模式、學的知識完全一樣、做的工作完全一樣,為什麼非要一個叫全日制一個叫非全日制?人們會産生一種定式思維,既然名稱有差異,那肯定一個好一個差。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小編認為還是應該分流培養,凱撒的歸凱撒,佛祖的歸佛祖。主管部門應制定踏實的政策,督促各大高校、各研究生導師,嚴格按照定向培養的模式,把研究生送到企業去,踏踏實實的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非全日制研究生還能拿到一些薪資獎勵用以抵充不得評選獎助學金及貸款的政策差異。此外也解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問題。
不要把一項為了促進科技發展的好政策,發展成了導師們薅羊毛的最佳拍檔。不要把為企業培養的技術人才,變成導師們實驗室裡搬磚的勞工。
當然,對于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導師,國家也需出台政策給與鼓勵和項目、經費的支持。不然沒人願意招收非全日研究生,畢竟在導師們眼裡,面向企業培養的人才,絕大部分遠遠不如自己實驗室裡搬磚的研究生給自己創造的價值大,而且導師自己還要搭進去很多經曆、經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