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綠化人員正在為凍害植物剪枝 實習記者汝超/攝
時隔3年,又一場寒潮再次把昆明綠化樹變成焦點——2016年1月22日至26日的寒潮低溫雨雪天氣,12萬株昆明綠化樹不同程度遭凍害。
眼看昆明已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昨天14時主城氣溫已達20.8℃。氣象學上的春天即将到來,而街頭一片片枝葉枯黃的植物仍然不見生機,市民心疼之餘也有很多疑問:出現凍害的都是些什麼樹種,昆明為什麼會種這些不耐寒的樹種,凍害樹種究竟死沒死,接下來如何補救,今後昆明會選種什麼樹種?
園林綠化“适地适樹”原則執行不佳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8年,就有市民對昆明綠化植被選種等問題提出過意見建議。當時昆明園林綠化部門也曾承諾樹種主要選适合昆明地區生長的樟科等常綠喬木,并對昆明所有的行道樹進行盤查,看哪些适合在街道栽種,哪些不适合。
2013年底,持續出現低溫天氣緻使昆明部分耐寒性差、樹勢較差、新栽及幼齡植物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害,再次引發市民對昆明綠化植物選種問題的高度關注。
時至今日,面對又一次寒潮,昆明綠化植物再次“傷情嚴重”。問題的根源究竟出在哪裡?
昆明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楊志傑介紹,城市附屬綠化,一般都是業主單位提出綠化總體要求,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企業中标後做方案,論證通過後再進入施工,最後由業主單位驗收。在這套程序中,園林綠化專家一般論證環節就會參與,給出包括綠化樹種選擇的意見建議,最終是否采納,決定權還是在業主單位。
一些不熟悉植物習性的業主單位,出于景觀、空間等因素考慮,不一定都會采納園林專家意見。“比如,一個以異國風情為基調的樓盤,業主單位首先考慮的就是選擇的綠化樹種是否符合其樓盤定位,不會選種不搭調的雲南本土樹種。”
在公共綠化上,道理也一樣。都市時報記者查閱資料獲悉,2013年底那次寒潮,昆明市當時有400餘種園林綠化植物,其中125種植物受凍害。次年2月11日舉行的園林綠化植物凍害防範專家論證會上,7位知名園林及植物保護專家對昆明綠化植被的選種等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
“很多園林設計人員對樹種不熟悉,盲目引進一些外來樹種,但這些樹種并不适合昆明市的氣候條件。”會上,與會專家一緻呼籲,昆明應增加鄉土樹種的種植,并規範外來種樹的準入機制。為減免園林植物遭受凍害帶來的損失,防止低溫凍害最關鍵的措施是“适地适樹”。無論是選用外地植物還是鄉土植物,都要堅持以适應當地條件為标準。“植物選擇在體現春城特色的同時,可以此次調研報告凍害評級标準為依據,沒有凍害和Ⅰ級凍害的植物可以選擇推廣,凍害Ⅱ級和Ⅲ級的植物選擇性推廣,凍害Ⅳ級和Ⅴ級的植物則應限制甚至禁止其推廣種植。”
那次凍災發生後,昆明市園林綠化局連發“關于加強冬季防寒防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做好行道綠化樹木的防凍防寒和災後處理工作。
“穿衣戴帽”等防寒措施有用但不完美
今年寒潮到來之前,氣象部門提前作出了預警。園林綠化部門也按照冬季養護的規範要求開展了防寒防凍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對不耐寒植物綁紮草繩、覆蓋薄膜、收攏樹冠,加強了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此外,對樹木加固了支架,對樹幹進行塗白,加強對園林設施設備檢修與日常維護。
遺憾的是,這些措施最終沒有能夠避免昆明綠化植物受凍甚至死亡。根源還是出在樹種上。楊志傑作了一個比喻:就像汽車的水箱,如果不加入防凍液,氣溫降至零度以下,盡管水箱躲在發動機艙,水還是會結冰,凍壞水箱。同理,比如一棵隻能耐寒零度的樹,當氣溫長時間降低至零度以下後(氣象數據顯示,1月22日到26日的低溫雨雪天氣持續50個小時),即便給它搭棚子、頂帕子、穿衣服,避免積雪直接覆蓋,但樹本身的液體到零度也會結冰,破壞樹木本身細胞,結果就是被凍壞。
防寒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但會大量增加管養成本,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凍害達到四五級需要補種
1月23日降雪過後,昆明園林綠化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工作人員、園林綠化應急車輛進行全天保障,全市緊鑼密鼓地進行凍害植物的修剪、清理工作。目前,全市已修剪喬木4691株,修剪地被25254平方米,清除受凍害死亡喬木567株。
楊志傑近日也親自到現場指導。他認為,一些枝葉凍壞枯死的綠化樹,表面看上去樹木已經被凍死,但事實上未必如此,還需要經過科學的凍害級别評定和時間的檢驗。
凍害級别共有五個等級。
一級:受凍害輕微,僅嫩枝、芽、嫩葉、新枝梢端、嫩枝先端楛梢枯葉,春季随即複蘇;
二級:植株的老葉子受凍,嫩葉凍蔫,小枝及嫩葉片受凍枯萎,樹下及大分枝在春季能很快萌生新枝葉;
三級:植株莖幹大枝存活,部分皮層凍裂,分枝及葉片均受凍枯萎,天氣轉暖時從莖上和大枝上抽發新枝葉;
四級:植株地上部分及葉片全部枯死,前期轉暖時從莖幹基部萌蘖,重新長成幼樹;
五級: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全部枯死,來年基本不再萌蘖。
一般來說,隻有凍害級别達到四、五級的才需要重新補種。此外,根據實際情況,一些原本綠化樹木就比較密集的地方,一些被凍死的樹木剛好借此機會清除,無需補種。
昆明是否不适合外來樹種生長
此次受凍害的植物中,無論喬木還是灌木,絕大部分都是外來樹種,那昆明市是否不适合外來樹種呢?
楊志傑表示,昆明現有的行道樹中,不耐寒的樹種主要來自廣東、廣西等熱帶省份。外來樹種豐富了昆明綠化樹的種類,原本不是什麼壞事。關鍵在于,在引進外來樹種時要“适地适樹”,不僅要試種,還要有嚴格科學的觀察期。經過較長時間檢驗,真正适應昆明氣候、土壤等條件的才能推廣栽種。
3月1日上午,昆明市園林綠化局黨委書記、局長焦延田一行做客春城熱線,針對市民關心的凍害植物修複等問題與網友互動交流時明确表示:今後昆明綠化建設将從種源等方面進行考慮,盡量選用本土樹種。
2014年7月出版的凝聚多位專家調查研究結果的《昆明城市園林植物推薦名錄》就列出了94種喬木、57種灌木、54種草本、26種藤本、11種竹類。重點推薦名錄中喬木有78種、灌木有46種、草本植物有36種。
調查
遭凍害的都是些什麼樹
據園林部門初步調查,此次寒潮天氣共有12萬株綠化樹木和160萬平方米的地被植物遭受不同程度凍害,甚至連本土樹種如香樟、天竺桂都難以幸免。
此次不同程度受凍害的喬木主要有小葉榕、高山榕、黃金榕、垂葉榕、常綠重陽木、天竺桂、桉樹、刺桐、藍花楹等10餘種品種;灌木地被類有假連翹、非洲茉莉、葉子花、鴨腳木、瑪格麗特菊、滿天星、腎蕨等20餘種品種。
詳細受凍害情況目前正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查,預計本月下旬完成。調查完成後将及時對社會公布。(都市時報記者 朱勳航 張小燕)
昆明适栽這些植物
喬木
蘇鐵
特點:喜光、不耐積水
銀杏
特點:喜光、耐寒
雪松
特點:淺根性、喜光、稍耐陰
灌木
鋪地柏
特點:喜光、耐瘠薄
雲南含笑
特點:喜光、稍耐陰
含笑
特點:稍耐陰
十大功勞
特點:喜光、稍耐陰、耐旱
草本植物
紫花地丁
特點:喜光、耐旱
闆凳果
特點:喜陰濕環境,但耐旱
腎葉山蓼
特點:喜光、耐旱、耐瘠薄
紅花酢漿草
特點:喜光、耐瘠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