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托育機構?托育機構與早教中心、幼兒園等學前教育場所有何不同?
家長應該如何選擇托育機構?對此,我們針對50個孩子在0-3歲的成都家庭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同時也請教了部分業内人士,就“托育”這個話題聊了聊。
☉市場缺口怎麼樣:“全面兩孩”政策實施3周年,成都共計出生50.53萬人
托育機構的興起離不開人口政策、國家的支持以及家長觀念的轉變。
在19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成都市衛生健康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正式在全國啟動實施,到2019年的3年裡,成都共計出生50.53萬人,其中一孩出生數量為29.94萬人,二孩出生數量為20.59萬人。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目前出生人口依然處于改革開放40年來全市年出生人口的高位。
同時,2017年“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以來,截至2019年5月,成都全市累計落戶人才28.26萬人,并且成都正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布局,城市的快速發展讓成都的人口也正在以每年50萬的速度劇增,人口的持續淨遷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響到新生兒的出生數量。
“3年50.53萬人,對于市場來說,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基數,所以這兩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托育機構開始興起,目前成都這一塊的市場需求還是很高,缺口也比較大。”業内人士表示,另一方面,成都家長的教育觀念也比較靠前,他們願意為孩子的教育進行投入,這一點從成都民辦教育繁榮發展的态勢也可看出,所以随着家長觀念的轉變和對科學喂養的重視,未來托育機構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規範下,也會越來越正規和嚴格。
不僅如此,業内人士表示,在全國層面來看,我國目前托育行業的現狀是2018年0-3歲嬰幼兒已超過5000萬名,國家發布了七大推動托育行業發展的政策,嬰幼兒托育需求逐漸清晰,入托将呈井噴式增長,而行業本身尚處在起步階段,沒有成熟的經驗。
☉家長接受度如何?
七成嬰幼兒家長表示會考慮托育
關于“托育”是否為家長們所接受,我們也随機向50個孩子在0-3歲的成都家庭發起了一份問卷調查,其中七成家長表示會為孩子考慮選擇托育\早教機構,不足三成家長表示離家步行可到的距離開辦有托育\早教機構。
在願意為孩子選擇托育\早教機構的這部分家長中,有近三成家長的主要原因為:雙職工家庭,孩子無人照看,另有超四成家長認為:托育\早教機構更專業。而在托育\早教機構的選擇中,影響家長決策的重要因素包括:價格、環境、安全和師資。此外,還有近四成家長表示,不清楚托育機構和早教機構的區别。
參與問卷調查的航航媽媽說,她家目前有兩個孩子,大寶兩歲多,二寶半歲,她願意将孩子送去托育機構的主要原因是,相信托育機構在科學喂養方面會更專業,“當時生完孩子後,我就住進了月子中心,尤其是生大寶時,作為新手爸媽,月子中心确實給了我們很多科學的指導,讓我們省心不少,所以我相信專業。”另外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以後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她覺得不現實,同時她也不願意将孩子完全托付給老人來帶,于是托育成了她最好的選擇。
而在談到對托育機構的挑選時,航航媽媽就比較頭痛了,她說自己首先考慮的因素是離家的距離,“要接送方便”,但從二寶出生後到現在,她考察過的三家機構都不是太滿意。“大部分環境看上去還不錯,但是在安全保障和師資方面就不好說了,總之還沒遇到各方面我都很滿意的機構。”航航媽媽說,“主要是專業度我覺得達不到要求,實在不行離家遠一點的我也會考慮。”
☉到底啥是托育?
“醫、養、教”的融合,三方面缺一不可
作為學前教育領域的新興行業,不少家長都搞不清楚托育機構、早教中心和幼兒園的區别,對此,業内人士表示,言簡意赅地說,(雖然可能不是太準确)“托育機構是介于早教中心和幼兒園之間的學前機構。”
他說,“早教更像是吃快餐,主要是家長帶着孩子去‘刷課時’,讓孩子體驗集體生活,它以‘教育’為主,沒有‘養育’方面的指導,對孩子的成長支持缺乏延續性”,目前除語言類的早教機構需要取得辦學許可證外,其它早教則不需要;
幼兒園主要是招收3-6歲的适齡兒童,也是以“教育”(課程、遊戲等)為主,需向教育主管部門取得辦學許可證;托育則主要針對0-3歲的嬰幼兒,是“醫、養、教”的融合,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托育應該以“養育”為主體,“醫療”是護航,“教育”是載體,一個正規的托育機構,應該擁有專業的育嬰師、營養師、醫護團隊和教師團隊等。目前中國的托育由于還是一個新興産業,因此采取的是備案登記制度,主要由民政(非營利性)、市場監管(營利性)、衛健等部門管理,關于證件方面國家有關部門也在進一步的完善。
另外,托育一般可以進行日托、半日托和計時托等服務,時間更加靈活,在場地的選擇上,也多在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以便于雙職工家庭的接送。
“目前,市面上的托育機構如果要按流派來分的話,台灣系和澳洲系會多一些,這些都是托育起步比較早的地區,但各個機構的質量确實是良莠不齊。”業内人士介紹,據他觀察,托育機構現在大多存在的問題是“教育課程”的缺失,沒有将“醫、養、教”進行很好地融合,尤其課程,不少機構都是東拼西湊起來的,缺乏整體的框架、統領和評估。
但是現在國内面向0-3歲寶寶幼托行業才剛起步,我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爸爸媽媽正在為此事業努力着,之後會有很多的家庭享受到這個服務。專業靠譜的幼托機構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的那天,也許就是更多媽媽願意生娃的時刻,大家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