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講到了綠茶基礎知識,今天我們綠茶細分領域中的特種綠茶——西湖龍井。
特種綠茶特種綠茶,也稱名優綠茶、細嫩綠茶,是一類造型獨特、風格各異、品質超群的特色綠茶的總稱。也是我國相對于大宗綠茶(也稱大衆綠茶)或普通綠茶而言的一類特色産品。
特種綠茶的特點
特種綠茶中扁片形茶是指在攤放、殺青、做形、幹燥等加工過程中,在制品茶葉受到垂直力的壓迫,芽葉折疊成扁片形的茶。
做形的特點
“做形”不是一個獨立的工序,而是邊加熱邊做形。
有的在殺青過程中加入做形的功能,如浙江的西湖龍井,它在殺青過程中,逐漸被壓制成扁平形。
有的是在幹燥的過程中加入做形的功能,如安徽的太平猴魁。
不同的工藝加工形成的扁片形茶其形狀與品質特征有差異。
我們選擇有代表性的西湖龍井、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竹葉青、太平猴魁将在後面一一進行介紹。
西湖龍井西湖龍井産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與西湖區行政區域内,是地理标志原産地城産品《龍井茶》中規定的三大産區之一,也是浙江省扁形茶——龍井茶最重要的産區。
分類
浙江省的扁形茶,曆史上有西湖龍井與旗槍之分,現在統稱龍井茶。
西湖産區:杭州市西湖區與西湖風景名勝區現轄行政區域為西湖産區。
錢塘産區:杭州市蕭山、濱江、餘杭、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縣(市、區)現轄行政區域。
越州産區:紹興市紹興、越城、新昌、嵊州、諸暨等縣(市、區)現轄行政區域以及上虞、磐安、東陽、天台等縣(市)現轄部分鄉鎮區域。龍井茶西湖産區生産的為西湖龍井。
産地不同、命名不同,品質略有差異。
如:大佛龍井:新昌縣所産;越鄉龍井:嵊州市所産;鹳山龍井:桐廬縣所産等。
西湖龍井茶中由于生産的企業不同,産品也有“貢”牌、“獅”牌、“禦”牌、“西湖”牌、“獅峰”牌、“梅雲”牌等。
品質特點
西湖龍井茶指地理标志産品龍井茶西湖産區範圍采摘的茶樹鮮葉,按照傳統工藝技術在西湖産區範圍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綠、香郁、昧醇、形美”的扁形綠茶。
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或翠綠油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高爽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鮮,葉底芽葉成多朵,嫩綠明亮。
等級設置
以感官品質要求為主,分為:精品、特級、一級、二級、蘭級、四級、五級。
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設實物标準樣,各級實物标準樣為每個級的中準樣,每兩年配換一次,保持品質相對穩定。
鮮葉要求
西湖龍井茶的鮮葉要求采自《地理标志産品龍井茶》規定區域内的龍井群體種及從龍井群體種中選育出來的龍井 43 号、龍井長葉種的新梢嫩芽葉。
鮮葉分等級,等級不同,要求也有所區别。
所有等級的鮮葉都要求保持新鮮、勻淨。
例如:一芽一葉初展、芽葉夾角度小、芽長于葉、芽葉勻齊肥壯、芽葉長度不超過2.5 cm 為特級鮮葉。
工藝流程
西湖龍井茶加工的基本工藝
鮮葉驗收、鮮葉攤放、青鍋、攤涼回潮、輝鍋。
手工加工工藝流程
鮮葉驗收與攤放一手工青鍋→攤涼回潮→青鍋葉分篩→手工解鍋→幹茶分篩→挺長頭→複篩後歸堆→收灰與貯藏。
機械與手工組合加工工藝流程
鮮葉分類分級→鮮葉攤放→機械青鍋→攤涼回潮-手工輝鍋→幹茶分篩→挺長頭→複篩後歸堆→收灰與貯藏。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這裡。
欲了解《100篇茶葉入門知識普及第5篇:綠茶基礎知識》的可以點擊了解更多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