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癌症被确診時已達到中晚期,錯過做手術或放化療的最佳時機,5年生存率下降。并不代表着癌症早期無迹可循,隻不過症狀不顯著而難以被發現或直接忽略,又或是漏診或誤診,增加治療難度,甚至短短幾個月丢失寶貴生命。若總是有以下幾個症狀,還需第一時間想到癌症。
1、血
便血常見于痔瘡、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腸息肉和菌痢等。但也有可能是腸癌,其特征是血液呈現暗紅色、血液跟糞便混合、糞便表面有黏液。尿血是泌尿系統癌症的常見症狀,最可怕的就是無痛性尿血,常見于腎細胞癌,主要表現為反複血尿、一側腰部脹痛等;輸尿管腫瘤的特征是反複血尿,血液量時多時少,有時血液中有細條狀血塊,同時伴有持續性腰痛;腎盂癌的特征是反複間歇性尿血,同時伴有腰脹痛。
鼻子出血或鼻涕中帶血,同時伴有耳鳴和頭痛、鼻塞等應高度懷疑鼻咽癌。非月經期陰道出血,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同時伴有白帶異常,應警惕宮頸癌。
2、痛
胸骨後有明顯的燒灼疼痛感、悶脹和吞咽食物不順暢以及吞咽疼痛等,或許是胃癌贲門癌或食管癌;頑固性背部疼痛且進行性加重,或許是肺尖癌、卵巢癌以及上皮樣肉瘤等。上腹部持續性疼痛,疼痛跟體位有關,弓腰或彎曲下肢時疼痛感有所減輕,應高度警惕胰腺癌。骨關節難以解釋的疼痛,同時伴有體重進行性下降、全身乏力和貧血等,可能是骨癌或骨轉移癌。
3、減輕
飲食和運動沒有發生改變的前提下,短短時間内體重急劇下降,以至于下降10%,這并不是好現象,或許是癌症來襲。
4、腫塊
摸到乳房或腋窩下有腫塊,腫塊質地堅硬且難以推動,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改變,或許是乳腺癌。頸部或頭部發生癌變時,耳朵後、喉頭和颌下會出現腫塊,同時伴有吞咽疼痛和困難、耳朵疼痛和胸悶氣短等。口腔中長有腫塊,同時伴有口腔潰瘍持續不愈合、口腔黏膜白斑或紅斑、有明顯的異物感、咽喉疼痛等應警惕口腔癌。摸到腹部有腫塊,腫塊質地堅硬且不規則,可能是胃部、肝髒和胰腺等出現腫瘤。
5、燒
排除感染或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發熱,發熱持續不好轉,有可能是腫瘤導緻的。由于腫瘤代謝物可跟随着血液循環流動,影響體溫中樞,從而導緻發熱。反複出現胃部燒灼感,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肝癌或食管癌。
溫馨提示
有以上症狀并不代表着100%的是癌症,也有可能是良性疾病造成的。為了安全起見,還需進一步去醫院做全面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緻癌物質、放射線和香煙以及酒;保持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增加每天的運動量來提高抵抗力,必要時還需定期做防癌篩查。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