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肉牛不僅要飼養管理技術過關,而且必須根據當地的地理特征、氣候、環境資源、市場需求等條件,綜合分析各品種的适應性、生産力等特點,選擇最合适的品種。
一、适宜性原則
适宜性原則是指按照區域特點選擇肉牛品種。農業部曾發布肉牛優勢區域布局規劃,明确了各區域肉牛養殖産業的目标定位與主攻方向。養殖戶應首先參照區域布局規劃給出的指導意見,選擇适宜區域目标定位的肉牛品種。
1. 南方區域
南方區域農作物副産品資源和青綠飼草資源豐富,但肉牛産業基礎薄弱,地方品種個體小,生産能力相對較低。建議該區域内的養殖戶選用婆羅門牛、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和婆墨雲牛等品種的改良牛。
2.中原區域
中原區域農副産品資源和地方良種資源豐富,最早進行肉牛品種改良并取得顯著成效。建議該區域内的養殖戶選用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和皮埃蒙特牛等品種的改良牛。該區域的地方品種牛,如魯西牛、南陽牛、晉南牛、郏縣紅牛和渤海黑牛等,經長期馴化形成,具有适應性強、産肉率高的特點,也是優先選擇的肉牛品種。
3.東北區域
東北區域具有豐富的飼料資源,飼料原料價格低。建議該區域内的養殖戶使用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黑毛和牛等品種的改良牛。該區域内的地方品種牛,如延邊牛、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紅牛等,具有繁殖性能好、耐寒、耐粗飼料等特點,也可考慮選擇使用。
4.西部區域
建議西部區域内的養殖戶使用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夏洛來牛等品種的改良牛,或選擇适宜的國内品種如新疆褐牛、秦川牛。四川西北地區牦牛品種和數量相對較大,已形成優勢産業,應大力推廣大通牦牛等牦牛品種。
二、适時性原則
養殖戶應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将市場需求作為品種結構調整的參考依據。
1.瘦肉市場
市場需求脂肪含量低的牛肉時,可選擇皮埃蒙特牛、夏洛來牛、比利時藍白花牛等引進品種的改良牛,或者選擇荷斯坦牛的公犢。
2.肥肉市場
市場需要脂肪含量較高的牛肉時,可選擇地方優良品種,如晉南牛、秦川牛、南陽牛和魯西牛等,這些品種耐粗飼,隻要日糧能量水平高,即可獲得脂肪含量較高的胴體。除了地方品種外,也可選擇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短角牛等引進品種的改良牛;但除海福特牛以外,引進品種均不耐粗飼,需要有良好的飼料條件。
3.花肉市場
花肉即五花肉。高品質的五花牛肉,俗稱“大理石狀”牛肉或“雪花”牛肉,具有香、鮮、嫩的特點,是中西餐均适用的高檔産品。市場需求五花牛肉時,可選擇地方優良品種以及安格斯牛、利木贊牛、西門塔爾牛、短角牛等引進品種的改良牛,在高營養條件下育肥,既能獲得高日增重,也容易生産出受市場歡迎的五花肉。
4.白肉市場。
白肉用犢牛育肥而得,肉色全白或稍帶淺粉色,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市場價格比普通牛肉高出數倍。白肉可分為小白牛肉和小牛肉兩種。用牛奶做日糧,養到4~5月齡、體重150公斤左右屠宰産出的肉為小白牛肉;用代乳料做日糧,養到7~8月齡、體重250公斤左右屠宰産出的肉為小牛肉。生産白肉的品種,以乳用公犢最佳,肉用公犢次之。市場需要白肉時,選擇淘汰的公牛犢,低成本就可獲得高效益。選擇夏洛來牛、利木贊牛、西門塔爾牛、皮埃蒙特牛等優良品種改良的公犢,也可生産出優質的小牛肉。
三、适用性原則
肉牛品種的選擇,需考慮該品種是否具有市場優勢,不具備市場優勢的品種,産品價格低且銷量有限,養殖效益不高。
1.考慮産銷關系
生産白肉投入很大,必須按市場需求量有計劃地進行,不能盲目擴大生産。餐飲行業對花肉的需求量較多,是肥牛火鍋、鐵闆牛肉、西餐牛排等優先選用的産品,但成本較高,市場風險相對較大。如果沒有穩妥可靠的銷售渠道,養殖戶最好選擇生産普通牛肉的品種飼養。
2.考慮雜種優勢
用引進優良品種培育的改良牛,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生長發育快,抗病力強,适應性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飼養成本;也可按照市場需求,利用不同雜交系改善牛肉質量,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3.考慮性别特點
公牛生長發育快,生産瘦牛肉時應優先選擇。相反,如果生産高脂肪牛肉與五花牛肉,則以母牛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母牛較公牛要多消耗10%以上的精料。閹牛則處于公牛和母牛之間。如果選用架子牛進行育肥,應在3~6月齡時去勢,這樣可以減少應激,顯著提高出肉率和肉的品質。
4.考慮外貌特征
在選擇架子牛時,應注重外貌和體重。肉牛外貌要求發育良好、骨架大、胸寬深和背腰長寬直等。一般情況下,1.5~2.0歲牛的體重應在300公斤以上,體高和胸圍最好大于同齡牛的平均值。四肢與軀體較長的架子牛,有生長發育潛力;若幼牛體形已趨勻稱,則将來發育不一定很好;十字部略高于體高和後肢飛節高的牛,發育能力強;皮膚松弛柔軟、被毛柔軟密緻的牛,肉質良好;發育雖好但性情暴躁的牛,管理起來比較困難,不建議選用;體質健康、10歲以上的老牛,采用高營養日糧育肥 2~3個月,也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但不能采用低營養日糧延長育肥期的方法,否則牛肉質量差,且會增加飼草消耗和人工費用。
四、适應性原則
在适應大環境、大市場的同時,養殖肉牛還必須與當地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相适應。如果當地自然環境條件與引入地差距太大,肉牛無法适應,經濟效益也不會很理想。
1.農區
農區以種植業為主,作物稭稈多,可飼養西門塔爾牛等品種的改良牛,為産糧區提供架子牛,以獲取較佳經濟效益。而在釀酒業與澱粉業發達的地區,充分利用酒糟、粉渣等農副産品,購進架子牛進行專業育肥,能大幅度降低生産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收益。
2.牧區
牧區飼草資源豐富,養殖業發達,肉牛産業應以飼養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引進品種的改良牛為主,主要為農區及城市郊區提供架子牛。山區也具有充足的飼草資源,但肉牛育肥相對困難,也可以借鑒牧區的養殖模式,專門培育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改良牛的架子牛。
3.乳業區
乳業發達的地區,以生産白肉最為有利,因為有大量乳公犢可以利用,并且通過利用異常奶、乳品加工副産品等,能大幅度降低生産成本。乳公犢和淘汰乳牛的特點是體型大、增重快,但肉質相對較差。牛是喜涼怕熱的動物,如果氣溫過高(30℃以上),往往會影響育肥效果。因此,南方氣溫較高的地區,應選擇耐熱品種,如聖格魯迪牛、皮埃蒙特牛、抗旱王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和婆羅門牛等品種的改良牛。
下面分享給大家幾個肉牛的品種及飼養方式,希望可以幫你收益加速。
西門塔爾牛:每日可增重1.35-1.45公斤,而且體肉多、脂肪少。夏洛萊牛:每日增重可達1400克,而且肉量多、體型大、耐粗放。利木贊牛:原産地在法國利木贊高原,在山東、河南、内蒙古等地區改良為當地黃牛。魯西黃牛:皮薄、肉質鮮嫩、産肉率高。三元雜交牛:其中西利本的體形較大,而夏利本的增長速度較快。
一、西門塔爾牛
1、西門塔爾牛原産地在瑞士,因此并不是純種肉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
2、西門塔爾牛産乳量非常高,産肉量也不比專門化肉牛品種差,役用性能也比較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優質品種。
3、而且生長速度非常快,一般每日可增重1.35-1.45kg以上,生長速度與其它大型肉用品種相近。
4、牛胴體肉多,脂肪較少而分布均勻,公牛育肥後屠宰率可高達65%左右。
二、夏洛萊牛
1、夏洛萊牛原産地在法國中西部,以及東南部的夏洛萊省和涅夫勒地區,是比較聞名的大型肉牛品種。
2、夏洛萊牛因生長速度快、肉量多、體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睐。
3、經常運輸于各個國家,一般經過精心的飼養,6月齡公犢可高達250kg,母犢可高達210kg,每日增重可高達1400g。
三、利木贊牛
1、利木贊牛原産地在法國中部的利木贊高原,并因此而得名,在法國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其數量僅次于夏洛萊牛,育成後在20世紀70年代初,便開始運輸至歐美各國。
2、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廣泛分布,是專門化的大型肉牛品種,在1974年和1993年,我國多次從法國引進利木贊牛,在河南、山東、内蒙古等地區,改良為當地黃牛。
四、魯西黃牛
1、魯西黃牛以體型驅大、耐粗飼、宜管理、遺傳性能穩定、皮膚幹燥富有彈性、役肉兼用而出名。
2、魯西黃牛體軀高大、前軀發育好、肌肉發達、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适應性強、皮薄、肉質鮮嫩、産肉率較高。
3、脂肪均勻的分布在肌肉纖維之間,并形成大理石花紋,有“五花三層肉”之美稱,而且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品種牛之一。
五、三元雜交牛
三元雜交牛主要有西利本(西門塔爾、利木贊、本地牛)、夏利本(夏洛萊、利木贊、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贊、西門塔爾、本地牛)、利雜二代(利木贊、利木贊、本地牛)等品種,當中屬西利本的體形比較大,而夏利本的增長速度比較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