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愛範兒策劃了一場特殊的直播,主題是「翻包」。意圖看看各位編輯的背包裡,都有哪些有趣或讓人羞恥的物件。
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所有編輯的背包裡,幾乎都有 TWS(真無線)耳機,唯獨 Hi-Fi 界元老夢麟,依舊堅持使用有線耳塞。
對音質考究到各種線材的他來說,TWS 耳機雖然攜帶方便,卻有着「音質不佳」、「延遲高」的原罪。還有一個令他不滿的現象是,降噪和音質的天平,總有一方是失衡的,市面上音質、降噪俱佳,且延遲低的 TWS 産品并不多見。
而就在幾天後,vivo 發布了 TWS 2 系列耳機。主打好音質的同時,實現了業界最低的全鍊路 88ms 遊戲低延遲,以及 40dB 深度降噪。看起來似乎将 TWS 降噪耳機的「三座大山」一一翻越了。
更重要的是,TWS 2 的價格僅 499 元,比 TWS 1 足足便宜了一半。價格倍減,配置倍增,TWS 2 的聽感如何,其研發背後有哪些故事,我們花了近兩周時間去體驗、了解。
好音質,安靜聽
上文提到,音質、降噪不佳與高延遲,往往是 TWS 耳機的「三座大山」。音質作為評判一副耳機的主要維度,應該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能力。
影響耳機音質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是聲音單元。vivo 為 TWS 2 定制了一枚 12.2mm 超大尺寸的聲音單元。超大的尺寸,為實現好音質和深度降噪打下了基礎。
這枚大尺寸單元,配備了全新的喇叭磁路系統。聚氨酯高分子材質的單元表面,被鍍上一層生物碳纖維。這不僅利好中高頻的還原,還能實現更豐滿的低頻。
我們試聽了多種音樂流派:流行、民謠、搖滾、ACG 等等。整體感覺 TWS 2 的普适性還是非常強的,優秀的解析力與動态範圍,多數風格的音樂都能拿捏得住。
其調音風格偏向監聽,人聲幹淨,沒有太多音染。通透感做得很出色,人聲清亮,細節豐富,對于錄音室專輯的表現不錯。這種淡如水的調音風格,乍聽之下或許沒那麼驚豔,但會十分耐聽。
TWS 2 的低頻回彈速度快,沒有太過強調量感。雖然這一定程度上使人聲更加清澈,但在聽搖滾、Live 等音樂時,鼓點的沖擊力顯得稍弱了些。外加耳機的聲場沒那麼寬廣,就使得氛圍感那麼強了。
不過,DeepX 2.0 立體聲效彌補了這一點。如果你是一個搖滾迷,或單純喜歡強勁的低音,可以選擇「超重低音」,加強低頻後,包圍感的提升立竿見影。
DeepX 2.0 另外兩個音效分别是「清澈人聲」和「清亮高音」。前者開啟後,人聲的穿透力更強。比如聽王菲、鄧麗君等女聲時開啟,聲音細節會被進一步放大,情緒感染力更強。後者開啟後,樂器的聲音更突出,更适合聽鄉村、純樂器類音樂。可以說照顧到了各種口味的音樂愛好者。
無線與有線耳機相比,音質不佳的元兇還有數據傳輸能力。TWS 2 為了改善這一困境,打造了 DEEP-HD 超清引擎,可提供 1.5 倍于傳統解碼的信息量,音頻帶寬最大提升一倍。
若将音質比作水流,TWS 2 的這一動作,相當于增大了水管直徑,從根本上讓水流更大。
為了保證「水流」的穩定性,TWS 2 的天線被重新設計,使無線連接穩定性提高 20%。輔以 aptX Adaptive 技術,耳機可根據無線連接的環境,自動調節音質與穩定性的天平。我在人流量較大的商場、地鐵站等場景下使用時,均未出現斷連的情況。
若把好音質視作 TWS 2 的第一個殺手锏。第二個則是 40dB 深度降噪。
TWS 2 提供了三檔降噪,分别是輕度、常規和深度。還有一個自動檔,即讓耳機判斷環境的嘈雜程度,自動選取合适的降噪深度。
實際體驗下來。輕度的降噪表現就已經足夠優秀了,辦公室的空調聲、鍵盤聲都可被掩蓋,同時幾乎感受不到耳壓。中度更适合商場、街道等戶外場景,主要抑制中高頻生活噪聲。而重度降噪,實際上針對的是重度低頻噪聲,在乘坐地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比較适用。
一個小細節是,重度降噪對高頻的壓制稍弱,好處在于不會錯過報站的聲音。另外降噪程度越高,耳壓和底噪越明顯。考慮到舒适性,我在體驗中輕度和中度降噪用的比較多。
當然,選擇「智能動态降噪」之後,便不用操心該選擇哪種程度的降噪了。在室内、室外,或者噪音嚴重的高鐵站,它都能給我帶來優秀的降噪體驗。
關于降噪,還有兩個加分點。一是抗風噪能力不錯,尤其騎單車時感受明顯。二是通話時,人聲清晰,對于環境音的抑制也比較好。
下面我們來說說 TWS 2 的第三個殺手锏,88ms 的超低延遲。
去年發布的 TWS Neo 的低延遲,就讓我們印象深刻。TWS 2 繼承了這一點,可實現 88ms 全鍊路低延遲。這個數字可能看起來挺大,實際上普通 TWS 耳機的延遲往往在 150ms 以上。
實際體驗中,超低延遲帶來了更好的音畫同步,玩遊戲時不必換上有線耳機了。得益于深度優化,即便與采用 SBC 編解碼的 MTK、三星等平台機型的設備配對,TWS 2 也可以實現較低的延遲。
除了上述三大能力,TWS 2 還有不少的看點:
單次續航 4.5 小時,搭配充電盒最長可提供 30 小時的續航;單隻 4.7g,佩戴無負擔;藍牙 5.2,支持雙設備連接、開蓋即連;壓感操控,智能佩戴檢測;支持 Jovi 語音、實時翻譯、信息播報;IP54 級防塵防水。
坦白說,我拿到 TWS 2 之初,以為價格會和 TWS 1 差不多。沒想到比上代便宜一半。在 500 元以内的市場,TWS 2 可謂「旗艦殺手」。用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殺瘋了」。
TWS 2 面世前的「九九八十一難」一副耳機從設計到生産制造,要經過哪些調試與檢驗?愛範兒來到了 vivo 位于東莞的金耳朵實驗室,vivo 智能終端總經理王友飛,向我們介紹了 TWS 2 面世背後的故事。
▲王友飛個人照片
和前代相比,TWS 2 外觀變化巨大,從半入耳式變成了入耳式。所以所有的設計、模具、工藝都要重新來過。王友飛坦言,外觀 ID 的設計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怎麼做得小一點、漂亮一點,讓消費者感到驚喜,是一個大難題」。
「光是外面噴漆工藝的流程,我們就改了 4 次。CMF 的樣闆也換了 4 道」。王友飛說,「我們想讓外殼看起來晶瑩剔透、流光溢彩,這對噴漆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比如我們體驗的星際藍版本,其經過了真空鍍、噴漆等 5 道工序,才實現了瑩潤光澤的漸變質感。顔值頗高。
而在耳機的造型上,vivo 也花了很長時間進行打磨。其采集了上千名真人耳道模型,對耳機的腔體、耳帽的形态以及入耳偏轉角度等細節,進行了反複調整,最終打造了普适、服帖的輪廓。
實際體驗中,編輯部的幾個夥伴都上耳試了試,佩戴緊實、牢固,且沒有太多異物感。佩戴舒适度着實優秀。
外觀确定下來後,對于音質的調校,才是更耗費精力的。「光是喇叭,我們就在供應商那裡開了 3 版,膜換了十多道」。王友飛表示,「兩三個月下來,随時随地聽、随時随地感受,一輪一輪優化,對音質進行打磨」。
在這個過程中,vivo 的金耳朵團隊是主角。vivo 的音頻産品面市前,都要經過這個團隊的判斷與審核。雖然這個團隊在 vivo 體系内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此前鮮有對這個團隊的公開報道,我們也是第一次深入了解。
據王友飛介紹,金耳朵團隊分為内部和外部兩個方面。vivo 内部的金耳朵團隊,成員來自公司的各個部門。他們當中有人是 Hi-Fi 發燒友,有人在大學裡進修過聲樂,還有人之前玩過樂隊。雖然職位不同,但共同點都是熱愛音樂。
進入金耳朵團隊,并非熱愛音樂就可以,還需要有一副「金耳朵」。加入團隊前,需要經過多達 8 項嚴苛的聲音測試,證明其對聲音有足夠的的敏感度。
加入這個團隊後,vivo 會對成員進行日常的審美訓練。公司設立了一個「聆聽室」,聲學裝修加上頂級的音響設備,花費了百萬元。力圖讓團隊成員知道,并記住什麼是「好聲音」。
除了這個内部金耳朵團隊,vivo 還有一個外部金耳朵團隊。他們中有的是音樂雜志編輯,有的是資深 Hi-Fi 發燒友,有的則是行業專家。TWS 2 調音階段,正是參考了内外部金耳朵團隊的意見,進行反複優化的。
在音質之外,TWS 2 在量産前,還需在消音室、電聲室等專業實驗室裡,經過多輪嚴苛測試。40dB 的降噪深度,便是在下圖這個消音室内測算出來的。
其中,還有一些普通用戶想象不到的場景測試。比如将耳機放入氣壓調節設備裡,模拟低氣壓環境,測試其在高海拔地區,音質是否失真。
上述這些步驟,隻是整個研發流程中的一個切片。我們可以從中窺探一副耳機,從設計到生産,需要經曆的「九九八十一難」。了解好音質是從何而來。
抱守音質初心,TWS 2 立住了
2012 年,當手機廠商還在通過各類誇張的音效,來提升手機聲音表現,以迎合消費者的音質需求時,vivo 從專業角度出發,通過在硬件層面上的重新設計,推出了首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智能手機 vivo X1。
▲vivo X1,首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智能手機
此後,獨立的 Hi-Fi 方案便成了 vivo 手機的閃光點,音質成為 vivo 手機的代名詞。vivo Xplay 5/6 智能手機,至今依然有發燒友在使用。
從初代單一方案的 Hi-Fi 芯片,到後來整合了左右雙路解碼和放大的 Hi-Fi 3.0 方案,vivo 在滿足基礎需求的同時,一直在不斷探尋手機 Hi-Fi 的可能性。
從「Hi-Fi & Smart」到「Music & Camera」,再到「Camera & Design」,vivo 手機的 Slogan 在變,但在音頻技術上的積累和堅持從未改變。
vivo 智能終端總經理王友飛告訴愛範兒,vivo 最新的 Slogan 中,「Design」其實并非單指外觀設計,還包括産品設計。其中相當重要的,就是音頻設計。
很多用戶不知道的是,vivo X60 Pro/Pro 、iQOO 7 等旗艦手機,依舊堅持内置 DAC,堅持 Hi-Fi 品質。這在手機設計之初,就需要被考慮在内。
依然堅持 Hi-Fi 品質的 X60 Pro
實際上,手機音頻體驗不能隻靠手機,耳機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 3.5mm 式微的時代,vivo 依舊花費相當多的精力,帶來了諸如 XE1000、XE680/XE710 等口碑出衆的有線耳機産品。
步入無線時代,vivo 依舊堅持音質為先的原則,無論是 TWS 1、TWS Neo,還是 TWS 2,都 以「好音質」作為主要招牌。
那麼對于 vivo 來說,什麼是好音質呢?王友飛坦言,「好音質可能比較難定義。從 X1 開始,金耳朵團隊就經常坐下來一起探讨什麼是好音質。vivo 希望能夠探索出來一套标準,形成自己的招牌,作為基因傳承下去」。
在結合行業的建議,以及消費者的訪談後,vivo 對「好音質」作出了如下的定義:
飽滿、清晰、清澈、富有情感、有溫度。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玄學。不過在體驗 TWS 2 時,的确能産生這種感受。聲音紮實、清晰,人聲通透、清澈。對高頻的适當修飾,增強了泛音表現,人聲情緒更加明顯。
從 vivo 對好音質的定義來看,TWS 2 無疑是立得住的産品,也是當前 vivo 無線音頻産品裡,最具代表性的聲音。
下一步,vivo 期望能夠早日解決藍牙 Hi-Fi 的傳輸帶寬問題。到那時,vivo 希望 TWS 耳機不僅可以談「好音質」,而有資格、有能力談 Hi-Fi。這一天或許并不遙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