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的七月七日,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古代佳節。
關于七夕,誰能沒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呢?
但有句老話說得好,戲劇來源于生活,《牛郎織女》是神話傳說,既然能被口口相傳,那就肯定是有最初原型的。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就是曆史上真正的織女了。
話說在公元1245年,在松江府的烏泥泾鎮上,出生了一位姓黃的小姑娘。因為年代久遠,她的名字并沒有被曆史記下來,後世的人多數稱她‘黃道婆’。
生在南宋這麼一個動蕩時代,黃道婆的家庭和周遭大多數人一樣,吃不飽也穿不暖,小小年紀還要照顧病重的親人。
因為生活所迫,失去了父母的黃道婆,在她豆蔻年華(13歲)的年紀時,選擇了上門給人當媳婦。雖然她的丈夫還是個無知孩童,但至少也能給自己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可誰能想到,安身的地方是有了,識别人心的本事她并沒有。夫家的人非常不好相處,時常對她是非打即罵,夏天被棍棒打進農田裡,冬天不讓穿棉厚衣,黃道婆忍饑挨餓的生活,簡直比她兒時過得還要苦。
這還不算是災難呢。
黃道婆雖然是窮苦人家出身,長相卻還不錯,正巧某一天朝廷要招雇官妓,夫家想也不想就打算賣了她。
鄰居對黃道婆還是很疼惜的,私下去透露了消息,并且勸她趕緊逃跑。
于是,當天夜裡,趁着夫家人外出未歸,黃道婆就趁機逃出了‘虎狼窩’。可是,這天大地大的
她一個小女子,又能到哪裡去呢?
我國古代真正的織女黃道婆,她是如何從受盡欺淩的小媳婦,成為著名的紡織技術改革家的呢?
雖然黃道婆逃離了狠毒的夫家,但她并沒有走遠,隻是在黃浦江岸邊逗留。不知不覺間,她來到了一間道觀,道觀的師父看她可憐,也就收留了她做徒弟。這大概就是黃道婆的名字中為什麼會有個‘道’字的緣故吧。
春去秋來,黃道婆的生活過得還算安逸。也許是冥冥之中的指引吧,就在某一天,道觀裡來了位四十多歲的婦人,她和黃道婆的師父有親戚關系,是從海南島崖州過來探親的。
黃道婆在婦人形容的海南風光中向往了,她更想去親眼看一看崖州盛産的棉花。畢竟在那邊,人人都穿棉制的衣裳,可是對她來說,這就可是一件稀罕的事情了。
于是,黃道婆就踏上了旅途。
來到崖州後,她就被吸引了。
這裡的風光大好,還有美麗善良的黎族少女,黃道婆不僅和她們結識成了好友,還學會了種棉、摘棉、軋棉、紡紗、染色、織布,當看到五彩缤紛的黎錦花被時,黃道婆拿起來就放不下了。她愛上了織女這份工作,從此不斷地和黎族姐妹們研究技巧,紡織這門手藝也變得越來越精通。
不知不覺間,好多年過去了,黃道婆已經從來時的小姑娘,真正的變成了滄桑的老婦人。某一天,黃道婆在地裡種棉花,偶然一擡頭就望見一群大雁成群結隊向北飛去,忽然就勾起了她的思鄉之情。
都說落葉歸根,她認為,自己應該要回去了。
南宋的著名織女黃道婆,她是如何在國破家亡的時候,靠着一台軋棉車保護了大家的呢?
就在黃道婆拜别了黎族姐妹,回到了離别已久的家鄉時,此時的天下已經改朝換代了,擁有皇帝權力的人,是來自漠北草原的忽必烈。
黃道婆歸鄉時,就聽說朝廷設立了江南木棉提舉司”,需要大量的征收棉布。那時候的中原都是靠徒手剝棉籽的,産棉都來不及,又如何織得出棉布呢?如果不能及時上交棉布,朝廷官員怪罪下來,好不容易保住的命就又要不保了。
鄉親們愁眉苦臉,黃道婆卻信心十足,她把自己在崖州學到的技術傾囊相授,還讓木匠特制了一台軋棉車。經過不斷地改進與配合,不僅在産棉的進度上得到了提高,黃道婆更是腦洞大開,在原有的紡織布機器上加工調整,把最古早的手搖式費力的織布機,變成了腳踏式省力的織布機。
機器進化了,織出來的布花樣品種也跟着多起來了。
即使是宋朝已經滅亡,民間的宋人也仍然延續着對布料的嚴格,達官貴人穿絲,平民百姓穿麻,但在黃道婆的帶動下,棉制的布料迅速流行了起來,人們在衣料的選擇上也不再單一化了。
千百年下來,黃道婆被尊為紡織界的鼻祖,從事紡織行業的圈子,沖着一分美好期望,也都會将她以‘神明’的身份來祭拜。
這個故事雖然沒有牛郎織女的愛情浪漫,甚至還是一個非常悲慘的開頭,但正是因為一些人的勵志追求,後世的咱們才越來越幸福不是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