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第一次生理期,應該遮遮掩掩,還是大膽求關注?近日“廣東女生呼籲月經自豪”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曾經因初遇生理期而嬌羞的女性共鳴。婦科、心理科專家表示,對于這一正常的女性生理期,與其産生“病恥感”,不如掌握好禁止盆浴、多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保持清潔這些生理期衛生知識來的關鍵。
本次熱搜源于一條公益短片,視頻中一位初中女生在舞台上勇敢的發表初潮自豪宣言,并向聽衆讨要恭喜。為什麼呼籲月經自豪?視頻中也給出了答案,不少青春期女生在來月經時往往因外界偏見而選擇隐藏。這些聲音雖顯稚嫩,卻因其真誠、勇敢而擁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可能有人會問,這都2021年了,還會有人覺得“月經羞恥”?為什麼還要如此高調地呼籲月經自豪?事實上據數據統計,全國仍有超過半數的女生,會在攜帶衛生巾時進行小心遮掩;超過半數的女性在談及月經時,會用“姨媽”“親戚”“那個”等詞彙代替,甚至這種情況在未成年人群中更加明顯。
為什麼如此普通的生理現象,卻讓女孩們羞于提及呢?
一是未成年女孩對月經缺乏正确的認識。很多女孩在初潮來了之後,才知道月經是什麼。因為沒人提前告訴她們“初潮”是什麼?會出現什麼情況?要注意些什麼?當某天初潮突然來襲,她們會擔心、害怕,手足無措不懂怎麼處理,甚至以為自己得了絕症。
二是部分未成年男孩對月經也沒有正确的認識。他們會背後讨論甚至嘲笑,給女孩取類似“大姨媽”這樣奇奇怪怪的外号。本是無心之失,但卻會給女孩們造成巨大的自卑和羞恥感。
初潮是每個女孩由懵懂童年邁向青春大門的重要成長時刻,成長值得慶祝,女孩們不該為此感到羞恥,男孩們也不應為此嘲笑。視頻制作方美不二發布“請恭喜我”品牌視頻,一方面給初潮女生支持的力量,一方面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初潮少女身心健康發展,這對打破“月經羞恥”具有劃時代意義。
此外,項目還發起公益行動,攜手公益力量發起“初潮課堂”及“衛生巾免費互助計劃”。與江門市江海區教育局、區婦聯,南方周末公益基金共同推出了“初潮課堂”,面向當地教育部門、老師、學生,把女孩初潮相關内容的生理與心理内容進行科普,從心理到生理給予學生支持,幫助她們正确認識月經,更好地迎接成長的到來。
項目會在江門市江海區的初中率先試點,希望在不久的将來,能覆蓋全國所有初中校園,将“免費衛生巾互助計劃”受益到全國每一所初中學校的女生,推動社會各界正視與重視“初潮教育”,守護初露呵護花開。初中校園免費衛生巾互助行動的開展,成為全球第一個在初中群體免費提供衛生巾的品牌。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