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人生的三件大事?随看随想宮崎市定(1901—1995),日本曆史學家,京都學派史學集大成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司馬遷人生的三件大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随看随想
宮崎市定(1901—1995),日本曆史學家,京都學派史學集大成者。
作為史學、文學和思想史的偉大著述《史記》,我們耳熟能詳。千百年來,關于《史記》的著述,則更是數不勝數。泷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是日本學者“史記學”的名著;宮崎市定的“解讀”,亦為他山之獻。
這裡節選的是關于《伯夷列傳》的解讀。宮崎市定從司馬遷之伯夷叔齊尋繹出司馬遷的人生觀,提出:名聲使人不滅。這讓人想起司馬遷“重于泰山”一語。
概因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日本的漢學,有突出和特殊的成就。比如溝口雄三,比如竹内好。又如,近年引進的“講談社中國曆史”十卷,都頗可一讀。(任餘)
《史記》列傳之首是《伯夷列傳》……專制體制也好,皇帝政治也好,忍受中國曆代的重壓,不改變自己主張的不乏其人,司馬遷把伯夷、叔齊看作了最初的例子。
通常天道沒有偏愛,但往往幫助善良之人,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伯夷、叔齊不是善人嗎?他們的生活方式無可非議,卻無法免于餓死。孔子門下有七十位高徒,其中被稱贊好學的隻有顔回,但他卻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中早早去世。相反,作為大盜的盜跖犯下無數殺人罪行,率領手下數千人橫行無忌,最後卻能安然地迎接死亡。
讓我們聽聽孔子是怎麼說的: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子還接着說道,冬天到來後才能知道常綠樹和其他樹的區别,即便世間腐敗透頂,隻要不受其污染就是真正的廉士。那麼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呢?那就是相信人類是不滅的吧。
人類有各種定義的方法,如果以肉體為重就是生物學的人類,如果以所持物品為重就是社會性的人類,這些都會随着人的死去而消亡。最本質的定義方法是曆史性的人類,雖死不滅的人類就是其中之一。不滅的人類之所以能夠雖死猶生,就是因為他的名聲。
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名不是貼在身體上的名片,而是人類本身,至少是和人類本身密不可分的。名和實不應分開,因為人和人相知不是依靠肉體,而隻能通過名聲。特别是對于曆史人物來說,名聲就是一切,人是通過名聲來獲得不滅的。司馬遷基于這樣的想法,堅信人類是不滅的。
不過,這也是有條件的。司馬遷接着補充道,首先必須結識志趣相投之人。伯夷叔齊是賢人,這一開始就是事實,此後經過孔子的頌揚而進一步知名。顔回雖然笃學,但也是通過進入孔子門下,其生活态度才成為世間的模範。雖然也有不少超脫世間、隐居在山間堅守孤獨自由的人,但他們中也有幸運和不幸運,很多人的名聲是被後世遺忘的。那麼,混迹市民之間而獨善其身、為社會服務的人,是否就能夠揚名後世呢?這也不一定,需要有孔子那樣的偉人給予提攜。
因此,司馬遷的立場是一分為二的。其一是遵守孔子的教誨,從後世尋求知己,因此他的行動不能辱沒他作為儒家學徒的身份,司馬遷對此是抱有自信的。在李陵事件中,他不向武帝的權威屈服,基于信念向天子勸谏,展示出不為外界所動的自由人的驕傲。即便面對周武王這樣的大聖人,伯夷、叔齊也能夠堂堂正正地指出其過錯,而司馬遷在他們面前也毫不遜色。結果如何是無所謂的,那是個人無力改變的命運。但後世一旦有孔子那樣的聖人出現,必定會認同自己的做法并給予贊揚。
司馬遷認為,與自己一樣遭受不幸的賢人不計其數,特别是到了近代常常為他們歎息:
若至近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這正是在說他自己,“時然後出言”就是在必要的時候發言。“非公正不發憤”是指委婉的說法不足于震耳,這裡用雙重否定表達肯定的意思,其實就是“公正發憤”。也就是說,應該發憤的時候就要有發憤的自由。這正是直面李陵事件時司馬遷的立場。
司馬遷還有另一個立場,那就是繼承孔子、成為像孔子那樣的曆史學家。他作為曆史學家竭盡所能地搜集材料,不論岩穴之士還是闾巷之人,凡嘉言善行都必須加以網羅而傳諸後世。幸而以伯夷、叔齊為代表,列傳中這樣的資料十分豐富,這是足以令中國感到驕傲的事實,曆史學家可謂三生有幸。
當然,伯夷、叔齊的故事在今天看來難以直接作為曆史事實。雖然近年來萬裡長城外的遼西地區出土了刻有孤竹、箕侯等文字的銅器,但這不能直接證明伯夷的實際存在和箕子朝鮮的建國。伯夷和叔齊逃離祖國,不如說是和吳太伯相同類型的讓國傳說之一,與堯、舜、禹的讓位傳說也是一脈相承的。這樣的故事進一步發展,就成了伯夷叔齊開頭出現的許由的故事。堯本想将天下讓給許由,但許由恥于自己被當作俗人,于是到颍水邊洗耳朵。巢父牽着牛走過,聽說此事後認為污染的河水不能飲用,于是牽着牛走去河流的上遊。這樣的故事可能最早出自《老子》《莊子》等倡導無為的道家學說,但即便隻是傳說,千百年來也一直溫暖着古代中國人的内心。如果隻是個人的逸事,就不必神經質地追究其是否屬于真實的曆史了。
(選自《宮崎市定解讀〈史記〉》,馬雲超譯,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月第1版)
《中國教師報》2018年02月28日第9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