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步數及公裡數記錄?要的不僅僅是一天走的步數根據新的研究,速度也很重要,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每天走路步數及公裡數記錄?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要的不僅僅是一天走的步數。根據新的研究,速度也很重要。
在近80000名擁有可穿戴設備的成年人中——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樣本之一——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走得更快的人顯示出健康狀況改善的迹象。
近年來,每天 10000 步的目标已引起全球追捧,但證據卻少得驚人。在1960年代,一家銷售計步器的日本公司憑空捏造了這個數字,以吸引人們購買他們的産品。
近年來,科學家們試圖檢驗這一說法。一些研究發現,在大約6000步之後,步行的健康收益逐漸消失。其他研究表明,7500步或許更佳。
現在,還有另一個因素需要考慮:速度。
在兩項包含近78500名參與者的研究中,英國專家意識到,步行速度很重要。
與步行較慢的人相比,那些經常以較快的速度或有時以較高的強度步行的人老年癡呆、全因死亡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在癡呆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參與組的最佳強度是平均每分鐘112步,每天30分鐘(不需要連續行走,累積便可)。
悉尼大學的生理學家 Emmanuel Stamatakis 說:“由于健身追蹤器和應用程序的日益普及,公衆很容易理解并廣泛使用步數來跟蹤活動水平,但人們很少考慮他們的步速。這些結果可為基于步行的活動提供第一個正式的指導意見,并有助于制定預防慢性病的公共衛生計劃。”
兩項研究都持續2年多,參與者年齡40至79歲。但一個專注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另一個專注于癡呆症。7年後,相關隊列被再次審查。
這兩項研究都是純粹觀察性的,這意味着它們無法告訴我們因果關系。
與之前的研究類似,兩篇論文都表明,一個人一天走的步越多,健康結果就越好。作者發現每走2000步,過早死亡的風險就會降低,最高可達 11%。在癡呆症研究中,最佳的每日步行量大約為9800步。在這個阈值上,癡呆症的風險似乎降低了一半。
研究人員說,即使是走得慢的人也能獲得這些好處,但走得快的人可以給他們的大腦帶來更大的健康促進作用。
上述研究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 和 JAMA Neurology 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