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6:09:36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人。唐代著名詩人。祖先世居洛陽 (今河南洛陽),少時隐居嵩山,稱處士。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50歲任溧陽(今屬江蘇)縣尉。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他一生沉落下僚,貧困潦倒,但性格孤直,不肯随波逐流。與韓愈交誼頗深。其詩感傷自己的遭遇,多寫世态炎涼,民間苦難。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廋硬。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有《孟東野詩集》。

孟郊的父親早逝,他的母親含辛茹苦地将三個兒子養大。孟郊成年後一直遠遊在外,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便接母親到任所贍養。為感激母親的養育之恩,寫下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遊子吟》。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孟郊的詩遊子吟表達了對慈母的感激之情)1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孟郊的詩遊子吟表達了對慈母的感激之情)2

這首歌頌母愛的詩,選取母子分離的時刻,集中描寫母親為遊子趕制寒衣的情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作為常年颠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最難忘的是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每每想起,就像昨天一樣,不能忘懷。詩人用“”和“”把母與子聯系起來,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卻表現出詩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孟郊的詩遊子吟表達了對慈母的感激之情)3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寫出母親縫衣的動作和心理,一片慈母深情從這日常的生活細節中流溢而出。兒子要出遠門了,行前母親一針一線仔細地為他縫衣服。千針萬線,針針線線“密密縫”,寄托了母親那麼多的愛撫和擔心。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回來得遲,所以密密地縫,衣服可以穿得長久一些。。這裡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孟郊的詩遊子吟表達了對慈母的感激之情)4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詩人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對母愛作盡情地讴歌,直抒胸臆。以春天陽光比喻母愛的溫暖、光明、柔和、親切,以寸草心比子女的心意,使人感到深厚博大的母愛,兒女們很難報答于萬一。詩人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小草,把母愛比作春天的陽光,小草無論如何也不能報答陽光哺育的恩情。這種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熾烈的情感。

從遊子吟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麼(孟郊的詩遊子吟表達了對慈母的感激之情)5

全詩情感真摯自然,比喻新穎貼切。以深沉的感情,歌頌了偉大的母愛,勸說世間兒女一定要孝順母親,竭盡畢生心力,報答慈母的恩情。字裡行間蕩漾着親子之愛的融融感情,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