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羁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注釋
1.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甯宮及各後宮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戲。
2.紛紛:形容多。
3.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4.借問:請問。
5.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詩歌的首句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詩歌一開始就點明詩人現在所置身的時間——清明節,氣象——雨紛紛。
據《中國文化史》上說,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中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在這一天,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等。但是詩人杜牧所寫的清明節是不見陽光,而是“雨紛紛”的。這樣,詩人首先就給詩歌營造了一個凄清的氛圍。
接着寫道:“路上行人欲斷魂。 ”“欲斷魂”即形容愁苦極深,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因為清明節,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自然之中。所以,詩人就由上句寫客觀景物轉入到寫主觀情感意緒,把寫作的重點落在寫人上了,而且特别表現了人的主觀情感。
當然,這與節日的目的,以及環境是聯系起來的。其中,“欲斷魂”三字就是表現出了路上行人因悼念逝去親人所表現出來的悲思愁緒,同時也暗示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
接着第三句一轉,詩人寫道:“借問酒家何處有。”“借問”即請問。詩人也在“路上行人”中,也在“雨紛紛”中,自然的寒氣,加上漂泊羁旅,遊子他鄉而不能與家人團聚,融景傷懷,心寒意冷。
此時此刻,詩人多麼杜牧《清明》審美賞析希望借酒消愁。詩人在此運用一個問句,不但強調了因“雨紛紛”産生的孤獨而凄然處境,也暗示了也為引出下文奠定了基礎。
結句寫道:“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在結句中,點明了上句詩人問路的對象——牧童。而“牧童遙指”中,一個“遙”點名了空間距離是很遠的。詩人問的是酒家,而牧童卻回答了杏花村,不但很有情趣的,而且有極為明顯的畫面感。
杏花村是美的,在詩人看來,杏花村就是自己的理想,或者希望,是一個可以借酒愁解愁的美好的地方。這樣結尾,不但回答了詩人的問題,引出了美好的杏花村,而且給讀着留下了極為開闊的審美想象空間。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想象空間突出、畫面明了,自然和諧;其次,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再次,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和諧統一。
更多精彩丨
名師解讀丨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啭流莺滿建章。
名師解讀 | 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