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是普及度非常高的交通工具,它遍布在全球多個國家,無論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摩托車都具有很大的市場,摩托車作為機動車,是僅次于汽車,當今最為成功的機動車之一。
而作為一款交通工具,大家對于摩托車其實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摩托車是“最糟糕的”交通工具,兩輪設計結構的不穩定性,以及遠超出人類本能的時速,決定了摩托車是最為不安全的機動車。
而摩托車除了不安全之外,它的另外一個“軟肋”,也是備受诟病,那就是摩托車的排放“污染”問題,尤其是在摩托車發展早期,排放标準不完善,再加上摩托車技術等原因,那個時候騎行摩托車,尾氣都會冒黑煙,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禁摩令”實施超過30年
而我國,向來都十分重視“節能、環保”,而摩托車屬于既不節能、又不環保,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面對缺點如此明顯的交通工具,在80年代,有媒體點名批評摩托車污染等問題,随後在1985年,北京成為第一個正式開始實施“禁摩令”的城市。
在北京率先禁摩之後,先後多個城市進行更近,而如今,“禁摩令”實施已經超過30年,實施禁摩的城市也累計到了170個,禁止摩托車在城區通行,也近成為全國性的風潮,而目前為止,也僅有西安一城正式解禁摩托車的禁令,其他城市,仍在落實“禁摩令”。
摩托車産銷量得到增長
雖然我國是唯一有“禁摩令”的國家,但是,我國摩托車産業并沒有被“打垮”,無論是在摩托車産銷,還是摩托車保有量,我國的摩托車仍然不能小觑,根據統計,我國擁有摩托車相關企業超過100萬家,摩托車的年産量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徘徊,而我國摩托車的保有量,也有超過9000萬,位居全球第二。
而近期,央視财經對于摩托車展開專題報道,報道内容提到,我國摩托車的産銷量雙雙出現上升,尤其是休閑摩托車,從5月開始就進入缺貨狀态,“禁摩令”的實施,并沒有影響老百姓購買摩托車的積極性。
雖“禁摩”,但銷量不減,背後原因有哪些那麼,“禁摩”已經超過30年,按道理說,30年的時間足夠讓大家忘記任何一款交通工具,但是,摩托車依據活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現在的摩托車産銷量反增不減,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小行家認為和這幾點息息相關。
第一點:我國是摩托車出口大國,我國不僅自己有着龐大的摩托車銷售市場,自己是摩托車産銷大國,我國更是摩托車出口大國,我國摩托車的出口量占據了全球銷售量的一半份額,2019年我國摩托車出口金額為48.04億美元,出口摩托車712.5萬輛,而即便是2020年特殊時期,我國摩托車出口金額仍然有50.1億美元,出口數量達到了969.5萬台,龐大的出口市場,也讓我國的摩托車行業,即便是在“禁摩令”實施多年,仍然擁有“一片春天”。
第二點:摩托車在我國仍有龐大的銷售市場,雖然我國主流的城市都實施了“禁摩令”,但是,我國擁有一千多個縣,這意味着有龐大的小城市和鄉鎮、農村市場,這些市場都是沒有“禁摩”管理,而這些地方,很多人不滿足于電動車的時速和續航,汽車買車、成本又過高,摩托車就是首選方式,所以,有這樣龐大的市場需求存在,即便是擁有“禁摩令”,摩托車依舊在我國有着一定的地位。
第三點:摩托車具有一定魅力,如果沒有騎過摩托車,那麼或許隻是認為它是一款交通工具,但是如果真正的駕駛過摩托車,就很有可能被它的“魅力”所感染,成為一位“摩友”,很多人都有了這樣的經曆,體驗過摩托車給予的駕駛感受,在任何交通工具中都無法獲得,所以,即便是在“禁摩令”實施,尤其它有着一定魅力,很多人還是支持它,甚至買回家,隻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才偶爾用一次,這也是一種滿足。
結語:總的來說,摩托車雖然實施了“禁摩令”,但是,摩托車其實在我國也并沒有“一刀切”的全部禁止,我國還是給予摩托車很大的發展空間,支持摩托車産業,甚至還舉辦國際摩托車博覽會,當然,還是有人希望摩托車能夠在主流城市中得到“解禁”,讓很多的人能夠把摩托車作為可選擇的交通工具,對于這樣的想法,小行家也十分支持,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
那麼,您對于摩托車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大家評論交流,關注電動車小行家,每天分享電動車相關資訊和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