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糞養蚯蚓,環保變黃金,20畝地一年收入7130萬元。這人究竟是怎麼幹的呢?
據甘肅農民報載:此人叫劉玉婷,是山東省梁山縣大路口鄉劉舉樓村蚯蚓養殖基地負責人。提起養蚯蚓,劉玉婷說這都是讓養牛給逼得。當初,他養了30頭西門塔爾大母牛,養牛還沒見上利,麻煩卻找上了門:當地環保部門責令他限期整改,達不了标就停業。經高人指點,他50元一畝承包了20畝附近的一片廢棄地,将牛糞曬幹發酵,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摸索出一套養殖蚯蚓的路子。不僅自己養蚯蚓賺了錢,而且比養牛賺的錢還多,還帶動鄉親們跟他一道養蚯蚓賺錢。
當地群衆稱蚯蚓是“軟黃金。蚯蚓曬幹制成藥又名地龍,是中藥材,”對軟化血管、活血軟堅具有很好的療效。因加工方式不同而價格不等。近年來,幹蚯蚓價格一直在每公斤60~75元不等。蚯蚓糞是種菜養花、園林土質改造、育苗營養土等非常好的肥料,市場價一般200~400元/噸。
那麼,他是如何在20畝地上實現年收入75萬元的呢?
他的做法是:先将牛糞與飼料殘渣混合堆漚腐熟,達到蚯蚓産卵、孵化、生長所需的理化指标,然後按适當厚度将腐熟料平鋪于地,放入引進的“太平二号”大紅蚯蚓種讓其繁殖。蚯蚓生長2~3個月,每平米可收獲鮮蚯蚓1.5萬至2萬條,約20斤——25斤。 按最低價格每公斤20元,能賣40~50元,一畝地一年收入大約在2.7~3.38萬元,20畝地一年毛收入60萬元左右,加上全年出售蚯蚓糞10多萬元,劉玉婷當年養蚯蚓毛收入達75萬元。現在農村閑置土地多得是,用發酵後的牛糞養殖蚯蚓,解決了糞污處理難題,牛糞養殖蚯蚓,蚯蚓糞能改善土質,種飼料玉米養牛,形成了綠色環保的産業鍊。
據筆者了解,牛糞除了堆積自然發酵外,還可以使用微生物EM菌發酵。牛糞發酵養殖蚯蚓,主要作墊料和飼料,能有效解決養牛糞污染處理問題,而且養牛基本沒有什麼臭味。新鮮蚯蚓用于垂釣用品很受釣魚者喜愛,如果将蚯蚓銷往周邊省市的花鳥市場和漁具店,價格會更高。蚯蚓還可用于動物提取物、農副産品加工、動物原藥材、養雞等方面。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蚯蚓供不應求的情況。銷路從來不愁,就連蚯蚓的糞便也能變錢。蚯蚓糞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和兩種拮抗微生物,除解析土壤中各種營養外,還可改善土壤結構,徹底解決土壤闆結問題。一般來說,牛糞養蚯蚓畝均收入3萬多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利用牛糞養蚯蚓雖然是一舉兩得的美事,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必須對以下幾方面引起高度重視:
1、雖然蚯蚓養殖前景非常廣闊,但能否養殖成功卻也并非易事。因為蚯蚓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如果溫度低于5℃或高于32℃,蚯蚓将進入休眠狀态,溫度低于0℃或高于40℃,蚯蚓将無法生存。此外,蚯蚓的食量也比較大。每天對牛糞的需求量很大,一平方米養一公斤蚯蚓的話,一天就要一公斤的牛糞。發酵好的牛糞還必須加入适量的水,蚯蚓才能生存。
蚯蚓養殖除了定期喂食,掌控好溫濕度以外,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螞蝗、青蛙、蝼蛄、螞蟻、老鼠都是蚯蚓的天敵。養殖蚯蚓對于技術的要求比較高,不要相信某些廣告宣傳。養之前必須有充分的技術準備。可以先試養,積累一定經驗後,再擴大規模。
2、市場:牛糞養殖蚯蚓之前,一定要找到穩定的大批量的銷售渠道,才上規模。
3、要引進良種:購一次蚯蚓苗固然可以通過其自身繁殖,養很多批。但這種方式容易造成蚯蚓品種退化,出現生長變緩、死亡率增加、品質下降等現象。
主要養殖技術:
蚯蚓主要以腐爛的有機物為食物,隻要是無毒、酸堿度不過高或過低、鹽度也不過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機物,都可以作為蚯蚓的飼料。例如畜禽糞便、食品、紙質、木材、釀酒等等,即便是生活垃圾、生活有機物、幼蟲、卵、動物屍體都是蚯蚓的好飼料。
不同的飼料所含的營養物質不同,因此配方比例也不同。牛糞是蚯蚓養殖中最适合的一種養殖飼料。為了養好蚯蚓,飼料配比必須科學合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配方。
一是牛糞50%,紙漿污泥50%;二是牛糞100%或其他禽畜糞混合100%,三是牛糞、豬糞、雞糞各20%、稻草屑40%(注:雞糞需要先用來養蛆後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來養蚯蚓,否則蚯蚓會全部逃走或死掉。
養蚯蚓前,先用稻草、稭杆鋪一層厚10--15厘米,然後在幹料上鋪4—6厘米厚的牛糞,一層草一層牛糞,鋪3—5層。每鋪一層用噴水壺噴水,直至水滲出為好;若采用垃圾,一層垃圾一層糞地堆。長寬不限,并用薄膜蓋嚴,在氣溫較高季節,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飼料的發酵工作。
飼料發酵好以後,再測試PH值。蚯蚓飼料一般要求适宜的PH值為6—7.5,但很多動植物廢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這個數值。當PH超過9時,可以用醋酸、食鹽或檸檬酸作為緩沖劑進行緩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