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必背文言文課外

初中必背文言文課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2 15:41:00

初中必背文言文課外(初中課外24篇文言文并帶譯文)1

文言文中蘊含着古代文人深邃的思想、寬廣胸懷、挺拔風骨、婉約情緻......吟誦它,你會領略到溫柔旖旎的江南水鄉,廣袤野性的塞北大漠;你會驚奇東嶽岱宗的巍峨壯麗,西域邊陲的長河落日;你還可以感受邊塞叱咤的金戈鐵馬,谛聽寒山古寺的悠悠鐘聲......

@澤光書院 衷心希望能夠激發同學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希望同學們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伍,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和情感積累,為大智慧大格局的人生奠定基石。

(一)文征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

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劄,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

文征明監貼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标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二)薛譚學讴

【原文】

薛譚學讴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着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範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谪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

範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于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範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衆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寝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讨論,别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着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迹》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闾裡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寝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着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寝忘食,隻是緻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六)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辄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複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裡。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着書就着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七)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

張無垢谪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迹隐然,至今猶存。

【譯文】

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時,他總是拿着書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迹還隐約可見。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發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 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 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授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或有所聞。

【譯文】

我幼年時候,就喜好讀書,因為家裡貧寒,沒有辦法買到書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閱,親手抄寫,計算着約定的日子到時歸還。遇到天寒,硯台裡結成堅冰,手指頭不能屈伸,(仍然堅持抄寫)一點也不敢偷懶。抄寫完,立刻送人家,從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所以能夠讀了許多書。

到了成年,更羨慕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又恐怕沒有大師、名人來開導自己,曾經跑到百裡以外,拿着經書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先輩是德高望重的人,學生擠滿屋子,他說話态度從沒有流露一點客氣。我(畢恭畢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輩的左右,向他提出問題,詢問道理,彎着腰,側着耳朵專心地請教;有時遭到了斥責,态度越發恭敬,禮節越發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話;等待他高興了,就向他請教問題。所以我雖然很愚笨,還是得了知識,增長了見聞。

(九)師曠論學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一0)程門立雪《宋史》

【原文】

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譯文】

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楊時大概當時有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的時候,程頤偶爾坐着打瞌睡。楊時與遊酢站在門外等着沒有離開。等到程頤醒後,門外積雪已經一尺多厚了。

(一一)鑿壁借光《西京雜記》

【原文】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歎,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一二)七錄《明史·張溥傳》

【原文】

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皲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譯文】

張溥從小就酷愛學習,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後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複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裡洗好幾次,後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

(一三)學弈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專心緻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僵最會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緻志,隻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一四)李生論善學者

【原文】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愠,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譯文】

王生愛好學習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于學習,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于思考,你隻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根據什麼說你善于學習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身就跑。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裡之外,哪裡是善于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态度)呢?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為什麼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贻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一五)問說《孟塗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緻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譯文】

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做學問必然喜歡向别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成的,不學習鑽研不可能發現疑難,不提問請教不能使知識廣博。隻是喜歡學習但不願時時向别人請教,還算不上是真正愛學習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許你還不能用于實踐,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東西,也許你還不了解它的細微末節,那麼除了向别人請教,又從哪裡去推斷解決呢?

(一六)教學相長(節選)《劄記》

【原文】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一七)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别。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隻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于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别三日,就應該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 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别。

(一八)顔回好學《史記》

【原文】

回年 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

顔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顔回,學生們(以顔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顔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顔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一九)邴原泣學《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譯文】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内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嶼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二十)董遇“三餘”讀書《三國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質讷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将軍段煨。采稆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閑習讀,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别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從學者雲:“苦渴無日。”

遇言:“當以‘三餘’。”

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譯文】

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主。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榷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着書本,一有空閑,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

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釋;對《春秋左氏傳》也下過很深的功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朱墨别異》。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隻是苦于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時間”。有人問“三餘”是什麼?董遇說:“三餘就是三種空閑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裡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裡的空閑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幹活,也是一種空閑時間。”

(二一)推敲《詩話總龜》

【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推”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遂并辔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譯文】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裡。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來替換“敲”字),反複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詠,伸出手來做着推和敲 的姿勢。(行人)看到賈島這個樣子都很驚訝。當時韓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勢。于是一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确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兩人于是并排騎着驢馬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二二)勤訓《恒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雲:“一日之計在于晨,一歲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言雖近,而旨則遠矣!

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聖不若彼者乎?

【譯文】

謀生的道理,沒有什麼比勤勞更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說:“一天的計劃決定于早晨,一年的計劃決定于春天,一生的計劃決定于勤勞。”這些話雖然說得淺近,可是意義卻很深遠哪!

像大禹這樣的人,智慧、才能如此傑出,況且愛惜每一寸的光陰;像陶侃這樣的人,品德如此高尚,況且愛惜每一分的時間,又何況在才幹、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們的人呢?

(二三)誡子書《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譯文】

君子的品德,靠靜來修身,靠儉來養德,不抛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矚。學習必須安靜焉,才能來源于學習,不學習無法擴展才能,沒有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有甩成就。享樂過度就不能挂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和時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時間一同消失了,象枯枝敗葉一樣凋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過去,還怎能來得及呢?

(二四)陶侃惜谷《晉書》

【原文】

陶侃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雲:“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譯文】

陶侃曾經到郊外去遊覽,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幹什麼?”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随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大怒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來,抽了一頓鞭子。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初中必背文言文課外(初中課外24篇文言文并帶譯文)2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初中必背文言文課外(初中課外24篇文言文并帶譯文)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