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的長沙營轉非的通知
早上朋友發來長沙營轉非的通知,望城區的,實繳50萬注冊資金。
和同級别的城市差不多吧。
然後我就想問問營轉非的機構,大家還能不能賺到錢?
回答:錢不重要,情懷最重要。
确實,營轉非後,辦學機構就成了公益性和非營利組織,談錢多俗啊。
那什麼是非營利性辦學機構呢?
我們來看看,非營利性機構與營利性機構的主要差别:
1、必須從事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活動;
2、因其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目的,享有合法的免稅權益;
3、收入隻能用于自身發展,不能用于分配、向外投資或用于投資人的經濟回報;
4、收費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5、清算後财産歸其有關機關支配,用于繼續發展該非營利性組織。
事實上,非營利性機構不僅可以賺錢,而且因其公益屬性,所得收益将享受免稅待遇,但是其辦學結餘隻能全部用于辦學。
拿到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後會怎麼樣?
學科類校外機構注冊為非營利性機構并非不可以賺錢,而是所得收益不能用于分配、向外投資或用于投資人的經濟回報。
因此,即使有了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仍然要遵循“雙減”的全部規定,包括“限制時間、限制價格、限制廣告、限制資本”,即“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等。
這意味着,獲得了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的機構可以按照規定繼續進行學科類課後輔導,以維持運營和發展,但不會有高回報高利潤;而沒有獲得非營利性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的義務教育階段培訓機構将會被終止辦學資格。
當然,個人意見,參考市面上的很多民辦非營利機構,養老院、幼兒園等等,大家隻要在賬面上做到規規矩矩,滿足非營利的财務要求,非營利性機構照樣是可以存活的。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非營利不是不讓賺錢,而是賺的錢要用于可持續發展,不能用于個人分紅,至于可持續發展中的,人員工資、福利待遇這塊,大家可以按照要求仔細設計。
其實,營轉非後,機構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不是機構性質,而是培訓時間的不足,讓這個盈利模型難以成立。這才是營轉非企業們最應該讨論的和深思的問題。
你覺得呢?我們在營轉非吃飯群裡讨論下吧!
(全文完)
作者介紹:主筆八月哥,教培領域記錄者,提倡“天下教育是一家”,反對“教培老師不是老師”的世俗偏見。發表過多篇網絡爆款作品,單篇閱讀近百萬,全網流量超1000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