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醫院王浩、孟紅等發表研究稱,術前評估左心瓣膜病變合并的繼發性三尖瓣反流,均應測量并計算三尖瓣瓣環直徑指數、瓣葉閉合高度,對繼發性三尖瓣反流進行治療策略分級,并按照分級标準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
該研究團隊提出的繼發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療策略分級,是根據三尖瓣瓣環直徑指數(三尖瓣瓣環直徑/ 體表面積)和瓣葉閉合高度,把繼發性三尖瓣反流分為Ⅰ、Ⅱ、Ⅲ、Ⅳ四級。
根據分級結合術前三尖瓣反流程度、肺動脈收縮壓,術者選擇最終三尖瓣成形方法(表1)。
研究選取左心瓣膜疾病合并繼發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217 例。
共有Ⅰ級患者66 例,30.3% 未給于三尖瓣同期處理,63.6% 采用線性Devega 成形。
Ⅱ級患者73 例,82.2%采用線性Devega成形,17.8%使用成形環處理。
Ⅲ~Ⅳ級患者78例,70.5%使用成形環。
術後有113例患者平均随訪了45.0±21.9個月。
術後中期與術前比較,左心房前後徑、肺動脈收縮壓、三尖瓣瓣環直徑指數和瓣葉閉合高度均明顯減低(P 均<0.0001)。
共9例患者再次出現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1 例是Ⅰ級患者,餘下8 例均是Ⅲ~Ⅳ級患者。
該研究的随訪結果證實了繼發性三尖瓣反流治療策略分級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來源:孟紅,逄坤靜,王浩,等. 繼發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療策略分級及其手術效果.中國循環雜志, 2020,35: 19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