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生轉化的目的?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學生是典型的農村山區學生,由于家庭觀念和管教缺少衍生的不良學習習慣,班上後進生較多但我注意到,學生即使成績一時趕不上去,卻都有進步的願望在農村一線教育教學崗位上,我逐步摸索出一套幫助後進生轉換的“成功教育”法,讓後進生樹立信心,争取進步,獲得成功,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後進生轉化的目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學生是典型的農村山區學生,由于家庭觀念和管教缺少衍生的不良學習習慣,班上後進生較多。但我注意到,學生即使成績一時趕不上去,卻都有進步的願望。在農村一線教育教學崗位上,我逐步摸索出一套幫助後進生轉換的“成功教育”法,讓後進生樹立信心,争取進步,獲得成功。
一、以關愛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注意表揚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後進生,長此以往使後進生形成自卑和抑郁心理,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甚至會導緻學生産生逆反心理,出現師生對立場面。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隻有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全面關愛每一個學生,才能避免學生産生心理問題。
由于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統一的教學要求之間存在着矛盾,全班55人中,總有一部分學生相對或暫時落後。受社會和家庭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學生進步有先有後,有快有慢,是完全正常且合乎規律的。隻有正确認識成長規律,把握學生的心理差異,才能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落後的原因,明白自己的落後是相對的和暫時的,隻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趕上去,獲得成功。
二、以激勵促使學生争取進步。失敗與成功都是孩子在成長中必須面對的,關鍵是學生能否從中獲取做人做事的體驗,從中感悟解決困難、戰勝自我的經驗,最終增強繼續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
我在日常的班會課講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愛迪生發明蓄電池的實驗,到第一萬次還沒有成功,但他說:“我沒有失敗,我隻是發現了一萬種不能運作的方式。”失敗對後進生來說,比其他學生遇到得多。此時,若教師善用激勵,一句懇切的激勵:“很好,再試一試。”就能減少學生失敗後的灰心,增加學生對獲取成功的信心。當學生有進步時,立即進行表揚,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加以表揚,使他們感覺到教師的關注和期望。
三、以訓練引領學生體驗成功。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當學生取得成功後,因成功而産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再奪新成績的新動力。随着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發展進步的良性循環。
為了發揮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習動力,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方案,進行難度适中、有針對性的内容訓練,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把學習成績提高一個層次,要為後進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其找回自信,激發其内在動力。
在教學時,對于善于思考的學生,提出具有邏輯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對于缺乏勇氣的學生,提問題就簡單些,一些後進生能解答的問題,讓他們面對全體同學作答,教師給予肯定。這樣多方面創造機會,不斷地讓後進生獲得“我能行”的成功體驗,促使他們努力去争取下一個新“成功”。
四、以正确評價帶領學生享受成功。評價不是為了排隊,而是為了促發展。教育評價不僅僅是為了“甄别”和“選拔”,更重要的是“改進”和“提高”。我始終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看學生是否在原來基礎上有新的發展和提高,把“最好”和“最差”看作相對的标志、暫時的現象。通過實踐我體會到,教師不斷鼓勵學生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質量評價的永恒追求。
在長期的教學摸索中,我體會到,對學生的評價千萬不能隻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因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同時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後進生在自我反思性評價中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教師要根據評價尋找後進生進步的亮點,找出他們通過努力而獲得的成功,讓他們充分享受學習成功帶來的樂趣。
(編輯:白楚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