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在哪裡收種?新華社上海6月5日電(記者趙逸赫 張夢潔)“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南宋詩人陸遊的詩詞生動傳神地描繪了古時芒種時節的生活景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芒種在哪裡收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華社上海6月5日電(記者趙逸赫 張夢潔)“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南宋詩人陸遊的詩詞生動傳神地描繪了古時芒種時節的生活景象。
6月5日,我們迎來芒種節氣,這标志着一年仲夏的開始。此時節,北方麥黃,江南秧綠。芒種,是中國傳統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因此“芒種”又叫“忙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
有些人認為上海與芒種、農業的距離很遠,應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殊不知,上海的農業也有上海獨有的滋味。多年來,上海郊區農業一直以“百裡花園、百裡果園、百裡菜園”為抓手,不斷提升大都市郊區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務功能。
“陰雨天幹活,涼快,不曬。對園丁來說修剪殘花是最治愈的事情之一。”工程師出身的農場主湯雲海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心情。湯雲海在上海市金山區經營着一家38畝的“野圃”農場,因為對田園風光的向往,他毅然辭去了工程師的工作,每天與他喜愛的花藝打交道。
湯雲海告訴記者,芒種時間來了,梅子也差不多成熟了。最近上海的天氣總是陰雨,他購置了很多梅子,準備讓來遊玩的顧客體驗自制梅子酒,真切感受“梅子煮酒”的歡歌笑語和青草池塘的美麗花園。
全國很多地方都盛産水果,上海瓜果的特點是打造精品。浦東南彙的8424西瓜、水蜜桃,嘉定馬陸的葡萄,奉賢莊行的翠冠梨……吃過的人們每每提到,都垂涎欲滴。
“我們現在每天要往市區運送3000個8424的西瓜。”80後瓜農應雄告訴記者。“芒種到了,天氣越來越熱,西瓜到了最暢銷的階段,我們也到了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
上海越亞農産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應雄的老家在浙江台州。“父親在1984年就到上海種植西瓜,自己一直跟着學,2008年開始到現在,也種植了十幾年的8424西瓜了。”他笑着說。
最近,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浩豐農業合作社塑料大棚内的茄子漲勢喜人。合作社經理馬天告訴記者,有了科技助力,現在的郊區農業已基本實現訂單化生産,市場銷路對市區農業的限制越來越小。塑料大棚、玻璃溫房、無人機監測等手段更是增加了農作物産量的穩定性和質量的可靠性。
“麥随風裡熟,梅逐雨中黃。開冰帶井水,和粉雜生香。”芒種的情景還是那麼有詩情,但今天的上海郊區農業已今非昔比。農業已不再是過去那般靠天吃飯,不僅僅是做糧食保障和農産品供給,更成為市民休閑遊玩、教育體驗、觀光度假的好去處。
來源: 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