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悅 孫智蒲
近日,張小泉總經理對“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的說法道歉,并稱将正式向消費者發布“斷刀召集令”。消息一出,再次引發網友熱議。
事情的起因是前幾天,廣州市民王女士用剛買不久的張小泉菜刀拍蒜,沒想到菜刀斷了。她帶着疑惑去詢問售後客服,得到的答複是“菜刀不能拍蒜”。王女士将經曆發到網上,引起了網友對張小泉菜刀質量的質疑。
此後,又傳出張小泉總經理之前的一段訪談視頻,視頻中稱“中國人切菜用刀方法不對,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種切菜方法”。一時間,張小泉陷入了更大的輿論漩渦之中。
網友質疑之處在于,中餐與西餐有本質區别,中國菜刀是用來做中餐的,幾千年傳承,不應該拿來與做西餐的刀比。更進一步來說,即便中西餐不應成為區分菜刀質量和功能的标準,至少不能拿米其林廚師的切菜方法來要求普通消費者。
網友的質疑觸及到了張小泉這一“老字号”的軟肋。官網介紹,張小泉品牌始創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至今已近400年。“張小泉”品牌則是國家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号,刀剪為其傳統優勢産品。
頂着“老字号”的光環,張小泉卻用“米其林大廚”來否定普通消費者的“切菜”方式,背後的歧視和傲慢,恰恰反映了張小泉對中國傳統烹饪文化的不自信。同時,對産品質量問題的“不承認”,也說明張小泉對産品的不重視和對消費者的不尊重。
張小泉的“軟肋”,有迹可循。資料顯示,張小泉在研發上的投入并不高。2021年,其研發投入約為0.23億元,較上年增加不到300萬元,但同期的銷售費用高達1.17億元。事實上,近三年來,張小泉的研發投入比例幾乎沒什麼增長,依次是0.17億元、0.2億元、0.23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分别為3.01%、3.51%、3.47%。
從張小泉這樣重營銷輕研發的做法中不難看出,原本以高質量赢得消費者口碑的老字号,正在走上“新消費”的怪圈,即将産品價值和營銷宣傳的重要性本末倒置。
這也是很多老字号普遍面臨的問題。例如,個别曾是在全國範圍内人氣頗高的老牌子,近些年屢屢陷入争議,被公衆指責“價格高”“服務差”“味道不好”等,漸漸失去了原來的“光環”。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19日下午張小泉的一場直播中,盡管評論彈幕中批評聲、指責聲一片,可菜刀的銷售似乎并未受到影響,依然有商品售罄賣斷貨,其中不乏一些賣價超500元的刀具套裝。這也說明,消費者對老字号的感情之深,對“國貨”的熱愛。
老字号一頭連着曆史,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重視老字号的保護與傳承。今年,為促進老字号創新發展,釋放老字号消費潛力,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關于促進老字号創新發展的意見》,從加大老字号保護力度、健全老字号傳承體系、激發老字号創新活力、培育老字号發展動能4個方面提出了13項意見。
老字号品牌是産品内涵的高度濃縮,是企業核心競争力的體現,更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之所在。國貨要經得起國人檢驗,更應做好主業,堅守文化自信。
正因如此,秉持工匠精神,不忘初心,做好産品,才是老字号進一步創新發展的前提。所有老字号品牌都應反思,将文化傳承、工匠精神深深貫徹産品之中,努力提高産品質量,不斷研發創新,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真正赢得市場。
策劃:婁和軍
記者:于新悅 孫智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