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路車老鳥以及向往俯沖快感的追風騎士來說,下坡是好一段痛苦爬升後迎來的獎勵,然而,若是新手,或許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對于技術尚未純熟的公路車新手,下坡時若未掌握好技巧與速度,其實存在着一定的危險性,不慎的話還可能連人帶車慘摔出去~
因此,如果你也想享受迎風奔馳的快感,首先你得克服恐懼、提升自信,接着掌握以下要點。
圖片來源:123RF
1.放松保持自信
高速下坡的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令人腎上腺素飙升,大多數人會覺得刺激過瘾,但也有少數人會感到害怕,而害怕的信号傳遞到你的大腦時,你的身體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僵硬,而在下坡過程中遇到颠簸路面時,僵硬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失去了彈性的避震彈簧,這時光靠你的碳纖車架過濾路面震動是不夠的,此時新手若是亂捏刹車導緻車輪抱死,摔車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下坡過程中要讓手肘微微彎曲,保持手臂和肩部的放松,同時要有足夠的自信心,有勇氣向下坡和彎道發起挑戰。
手肘微微彎曲,放松肩部和手臂,自信心是關鍵。
2.正确刹車
在進入彎道前應該提前減速,控制過彎速度,由于下坡刹車時大部分重量壓在前輪上,所以前刹的制動性最好,入彎前的刹車動作以前刹為主(點刹),後刹為輔,不管是路面濕滑還是幹燥都以這種刹車方式為主。進入彎道後如果你發現速度依舊過快,那麼一定要避免單獨使用前刹或者後刹,而是同時使用前後刹并且對前後輪施加相同的制動力,與此同時可以通過踩外側腳踏闆的方式彌補過彎刹車減速時損失的抓地力,過彎時刹車盡量将車身擺正。另外刹車捏到死導緻車輪抱死側滑的情況是必須避免的。
在進彎前刹車控制好車速。
3.注意視線
在進入彎道後你要查看對向有無來車,觀察路面上有無碎石瓶子等障礙物,路面是否濕滑,做好随時減速的準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若是發現彎道對面車道有任何障礙物(停在路面的電瓶車,登山者),切記不要盯着他們看,确保你是行進在預想路線上。在出彎前要将視線放在出彎口上,盡量讓身體舒展開來,出彎動作才會水到渠成。
出彎前就應該已經把視線放在出彎口上。
4.體姿與抓地力
過彎時内側腳置于12點鐘方向,外側腳置于6點鐘方向并施加壓力于腳踏闆上,内側膝蓋指向彎道出口方向,同時采用握下把的方式增加對車的操控性。過彎時不僅要通過踩腳踏闆的方式增加抓地力,也可以讓你的臀部稍稍離開坐墊一些,将全身的重量壓在輪胎上,進一步彌補過彎時損失的抓地力。
下坡過彎時要降低重心,降低重心不止是握下把和低下頭那麼簡單,而是要壓低腰部,讓身體上半部分盡可能和地面平行并伸展身體,這樣身體的重量會在車上得到均勻分配,更提升了對車的操控性,也能帶來連續快速變向能力,在遇到路面條件一般的彎道時也更加從容。
過彎的基本原則之一,内側腳處于12點方向,外側腳施加壓力于腳踏闆,增加抓地力。
5.過彎路線
除此之外過彎時,路線選擇也很重要,如果追求高速過彎,那麼在過彎前可以采用外-内-外的過彎方式,意思是在入彎前完成刹車動作,從彎道外側切入,随後經過彎道内側頂點,最後在彎道外側出彎,這樣可以保持較高的出彎速度,并且在抵達下一個彎道前走直線。不過這種過彎路線隻适合比賽封路的情況,平時練習過彎還是不要占用對面車道。
過彎不是轉動車把那麼簡單,但許多人在面對急彎時會将自己的速度降到最低點,在通過急彎時想要通過大角度轉動車把過彎。這種情況下反打方向可以讓過彎動作變得利索,具體做法是到達急彎前反方向轉動車把讓車行駛一段距離後再入彎,可以用大一些的側傾角入彎,許多急彎都可以用反打方向的方法征服,但缺點是無法提升過彎速度。但如果你并沒有多少過彎的經驗,那還是老老實實走内線過彎吧,雖然這犧牲了過彎速度,但勝在安全。
外-内-外的過彎路線可以保持較高的出彎速度。
反打方向是征服急彎的好辦法。
除非是在比賽,否則平時下坡時不要跟騎,和前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遇到機動車更是如此),這樣在對方刹車時,你才有時間反應。
下坡和過彎的技術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練習,在練習中慢慢揣摩成為動作記憶,練得越多技術就會越發精進,自信心也會增長,有朝一日才能遊刃有餘流暢快速地去征服每一個下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