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會計算,見數就頭疼
2、一算就錯,靠蒙解決
3、死記硬背,毫無技巧
以上三種情況,是我們看過一些小朋友的試卷後總結出來的,是很多小朋友做數學題都會出現的,那該怎麼辦呢?
不會計算,見數就頭疼
數學成績不好的小朋友呢?
每次做數學練習都是煎熬,基本形成了條件反射,見數就頭疼。
不會計算,主要是數學的基礎不好。
比如一年級沒有學會湊十法,直接用口算的方法算出題目。
其實湊十法很簡單,口訣如下:
拆大數,分小數;
湊成十,算得數。
這12個字就是兩種方法了,家長覺得題目很容易,直接讓孩子口算出來就可以了,從而忽略了必要的學習過程,這其實是鍛煉孩子數學思維的過程,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後期的數學學習。
一算就錯,靠蒙解決
到了二年級,計算的數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在一年級的時候,沒有掌握好必背的計算方法,那麼在此時劣勢就表現出來了。
孩子不能掌握20以内的進退位減法,導緻列豎式計算掌握得不熟練,用不用進退位,完全是靠蒙。家長可以翻看孩子的口算題目,口算題目錯一半的孩子,基本都是靠蒙的,這個時候不是說多做題就能夠改變的。
最後講一個家長的誤區——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毫無技巧
在數學中,有些死記硬背,确實有一定的用處,但是沒有掌握相應的技巧,就是死記硬背也毫無用處。
一年級,掌握了湊十法,到了二年級就會使用湊整法。
二年級上冊死記硬背了乘法口訣表,但是不會使用,不知道每個乘法口訣表示的意義,二年級下冊學習除法的時候,一竅也不通,不懂得試商,隻能全部靠蒙了。
學了湊整法,那麼在高年級學習簡便運算的時候,就事半功倍,将乘法口訣熟練運用,就形成了筆算 熟練運用乘法口訣表,那麼就可以解決一半以上的小學計算題目。
不少孩子,以上三年級就從原來的七八十分,一下子跌到五六十分。一二年級沒有掌握好的内容,全部都要用上了,結果通通不會,成績要是能好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當然,掌握了基礎的内容,也并不能說明就能學好三年級的數學,還缺乏什麼呢?
死記硬背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給你一張圖畫,再給幾個數,然後就叫孩子計算,回答問題了。
理解題意,是每個想學好數學的孩子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能。
這個怎麼學會呢?
語文學得好嗎?這是其中一個條件,但并不是主要條件,重點還是要多做相應的題目,并總結出做題的規律以及技巧。
有很多孩子,課外練習做了一大堆,課本的例題、練習很多時候都沒有做。其實,這是不對的。數學,不同于其他科目,課本選取的題目,一般是基礎、實用性比較強的題目。如果課本的題目都會了,(包括課本的思考題)都懂了,那麼,課外的練習題都會做的。
簡單來說,課外練習冊都是照着課本裡面的題目來改的,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到處找題目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先課本裡的題目吃透。相信家長們在觀看我們的視頻時,也能發現這一特點,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看視頻的時候,也能把筆拿起來,練習一下視頻中的題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