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口号喊了這麼多年,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7月24日國家正式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确保學生在校内學足學好”
“強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撐保障能力”
“紮實做好試點探索,确保治理工作穩妥推進”
“精心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八個方面共30細項……2022年,是真正應試教育的時代終結,素質教育時代的開啟元年。
簡單來說,“雙減”政策指什麼?
雙減政策主要針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一、減少校内作業,二、減少校外補課。
雙減政策是落地了,孩子們的作業少了,課外班不用上了,學習壓力減輕了,那麼閑下來的時間幹嘛呢?那就是要孩子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藝術愛好了。減少了學習和補課的要求,增加了運動和審美的要求。
随之而來的體育、美育進中考,又讓家長們焦慮一把,并且體育的分數要占比到100分,以後的主課不僅僅是語數外,還有體育,美育也要算成績,而且有一定的占比。
今天就從家長角度分析分析,幫家長朋友們捋一捋“雙減”政策下的“雙加”到底是加什麼?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01
先說說中考體育
1、不是明年開始中考體育跟語數外占比都是100分,而是體育分數逐年拉滿,由現在占比的分數,逐年增加到100分,猜測這個占比的增加速度,可能最快3年,達到體育占比100分;目前雲南已經開始實施,河南目前中考體育占比是70分。
2、體育中考的内容:
男女生長跑、鉛球、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俯卧撐、仰卧起坐、短跑,性别不同,内容不同,地區不同,項目不同。
小學生家長們要注意啦,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方向來說,體育已經不是副科了,而是主課了。
對于體育,要重新重視,從小重視,讓孩子早早鍛煉起來,一來增強身體素質,二來中考體育這科能多拿分數,不要等到初中才開始臨時抱佛腳,體育拿分比文化課拿分要容易的多。
除了體育進中考,實際上還有一個學科也要進中考,并且算成績,占比也不少,那就是美育,注意!美育不等于美術。
02
美育進中考都考什麼?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盡快推廣,到2022年力争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目前全國已經有江蘇、湖南、雲南和河南省4個省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同時還有山東、四川、山西、内蒙古和吉林5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雲南省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
2022年,中考要增加美育考試,雖然分數沒有體育多,但是可能是壓倒中等生進高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關于美育,幾個必須知道的事:
1、2022年,實現美育中考全覆蓋,占比10-40分;
2、美育不是體育 美術,體育是體育,美育是美育;
3、美育不等于美術,美育是美術 音樂;
4、美育考什麼,怎麼考?
各位擔心體育,音樂怎麼考的家長,可以先一起看看2021年河南濟源市對體育和音樂的考試安排。
(來源 :濟源市人民政府)
體育考試采用必考和選考兩種形式:每個考生測試3項,考試總分為70分。
音樂考試和體育考試同步進行,分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并延續滿分30分計入中考成績。
據了解,為确保此次考試公開、公正、公平、準确,體育考試采用電子儀器測試,從測量、記錄、評分到成績打印實現計算機全程管理;
音樂考試的所有評委在考前經過專業培訓,統一評分标準,每天考試前評委需随機抽簽決定當天所在考場。考試期間,考點采取全封閉模式。
目前,兩項考試同步進行,預計4月底結束。
那麼美術具體要考些什麼呢?目前還沒有參考,基本上就是繪畫(水彩、素描、國畫)和書法。
03
藝術類中考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王登峰司長同時提到,藝術考試内容是課程内容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負擔。
“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這番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長的焦慮。
相較于中考的其他學科,美育作為感性教育,歸根結底是一種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需要曠日持久的浸潤才能有所成效。
光明日報評:
中考作為一種選拔考試,雖然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然而考試的競争性、選拔性特點決定了其以具象化形式為始,以抽象化的選拔标準為末。
基于此,面向中考的美育的評價策略既要體現應試與考核的成效,在選拔性考試中發揮篩選作用,又要不違背美育浸潤教育的初衷。
04
中考的壓力不亞于高考
目前,中考考核的科目已經達到十一科之多(語文、數學、英語、生物、地理、化學、政治、曆史、體育、美術、音樂),尤其是在2021年中考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時,家長和考生的心态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相比于往年的中考來說,2021年的中考競争壓力相對會更大,将普通高中和中職比例調整到5:5,換而言之,就是50%的初三學生有進入到普通高中就讀的機會,而另外的50%隻能進入到中職學校學習。
今年參加2021年中考的學生人數,達到1,540萬餘人,用50%的比例換算,意味着有770餘萬的初三學生無緣高中的知識殿堂,隻能進入到中職學校讀書。
在如此強大壓力的數字刺激下,大多數的家長和學生都将中考當成了背水一戰,先不說是否能進入到理想的大學,隻有進入普通高中就讀,未來才有進入理想大學院校的機會。
小升初還包含在九年義務教育裡,不用擔心“沒學上”的問題;
高考,備受全國矚目,各種政策傾斜不說,還在年年擴招,本科升學率逐年提高。
中考的壓力源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終結,是否可以“更上一層樓”,全憑學生自身努力。想要考個高中,真的要使出洪荒之力。
在難以改變目前的改革趨勢下,家長能做的,就是多多了解改革的政策和方向,督促和引導孩子;而對于孩子來說,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虎妞說事兒新學年秋季開學伊始,家長有空跟孩子多聊聊中考改革,讓孩子也做到心裡有底,讓孩子知道:他(她)離目标高中還有多遠?接下來需要怎樣的努力。
寫稿不易,轉載請聯系@虎妞說事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