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一家舞蹈培訓機構的老師在司空村油菜花海拍照。(王建安 攝影)
前兩天,一段關于河南省商水縣鄧城鎮周莊村罵姓村民的視頻走紅網絡,迅速引發網友們圍觀。雖然外界議論火熱,但村民們習以為常。據研究,中華古姓來源于圖騰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姓氏産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中國姓氏大辭典》一共收錄有23813個姓氏。與單姓相對,由超過一個漢字組成的姓氏稱“複姓”,比如:上官、歐陽、司馬、司空、諸葛等等。
武官村殷墟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宣傳标語。(王建安 攝影)
河南省安陽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簡稱殷、邺,是早期中國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在安陽地區,曾有過許多曆史悠久的村莊,有些以複姓命名的地名很明顯,如,湯陰縣的司馬村,内黃縣的窦公鄉(今豆公鄉),安陽縣的皇甫莊村,還有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區隔洹河相望的大司空村和小司空村。
武官村的商代官員扮演者在油菜花海中拍照。(王建安 攝影)
如果追根溯源,則會發現這些村莊大多源于古代的複姓,市區的大司空、小司空村,因司空氏曾居于此村而得名。司空是古代的一個官名,相傳帝少昊時就已設置,專管水利、土木和交通工程建設。相傳在帝堯時,大禹曾任司空,後因治水有功,大禹的後代中就有以司空為姓的。
安陽市殷都區紡織路西司空村。(王建安 攝影)
說到“司空”這個複姓,或許有網友馬上就聯想到了“司空見慣”這個成語。那麼,成語“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的複姓嗎?不是,這個成語中的“司空”實際是指官職,而不是複姓。
司空見慣,形容某事常見,不足為奇。這個成語出自唐代劉禹錫《贈李司空妓》一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在周朝時,司空曾被列為六卿之一。隋唐之世,設六部,後因通稱工部尚書為“大司空”。
殷都區紡織路小司空村的孩子。(王建安 攝影)
唐代時的尚書,也俗稱司空,司空在唐朝時為三公之一,官居正一品。李司空請卸任的和州刺史劉禹錫喝酒,席間劉禹錫作詩,詩中有“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的句子。後來人們用“司空見慣”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紡織路小司空村。(王建安 攝影)
有網友追問,請唐朝詩人劉禹錫喝酒的李司空叫什麼名字?李司空又見慣了什麼渾閑事呢?李司空就是婦孺皆知、千古傳誦的唐詩《憫農》作者李紳,他的經典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幾乎被每一個中國家庭用來教育孩子不要浪費一粒糧食,一定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在殷墟大遺址公園油菜花中遊玩的遊客。(王建安 攝影)
哲人說過,曆史的真相往往經不起推敲、剝離。這位被譽為憫農詩人的李紳,寫出了千古流傳詩篇的大官人,竟然是個奢侈浪費、貪贓枉法的官員。請劉禹錫喝酒的李司空李司空安排了很多歌女在宴會上唱歌跳舞,燈紅酒綠,美酒佳人,李司空天天沉醉其中,已經見慣了。
武官村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宣傳标語。(王建安 攝影)
李紳幼年喪父,青少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憫農》。他中年入仕,一度官居宰輔要職。随着官職越來越高,脫離了社會底層的李紳不但生活奢侈,而且官架子也大了起來,變得無情無義,賣弄權威,還變得熱衷拉幫結派,乃曆史上有名的“牛李黨争”李黨的骨幹!
小司空村頭的甲骨文字宣傳版面。(王建安 攝影)
權利和欲望可以讓一個人徹底改變,誰也不會想到,一個人的初心這麼容易忘記。宋代包拯的《乞不用贓吏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勤政為民、尚廉治貪一直是老百姓的期盼,懲惡揚善、扶正袪邪始終是社會的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