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監管漏洞? 來源:今晚報 昨日,我們刊發了《新網絡形态下,這些“隐形危害”正悄悄侵害孩子身心》,在廣大讀者中引起共鳴,很多家長紛紛表示确實沒有注意到網絡“隐性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根據家長們的反映,記者在網絡上展開調查,發現很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未成年人監管漏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今晚報
昨日,我們刊發了《新網絡形态下,這些“隐形危害”正悄悄侵害孩子身心!》,在廣大讀者中引起共鳴,很多家長紛紛表示确實沒有注意到網絡“隐性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根據家長們的反映,記者在網絡上展開調查,發現很多令人擔憂的問題。
遊戲平台審核漏洞大
“打了半天遊戲,一開麥,裡面全是小孩子聲音,但看賬号都是成年人。”市民陳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一到暑假打遊戲,發現“豬隊友”都是小學生,隻能在晚上12點以後再玩,希望遊戲平台能加強審核。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各大遊戲平台不斷升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功能,但是漏洞依然存在。未成年人隻要用家長的微信賬号就可以随意登陸遊戲平台,繞過防沉迷系統。“孩子和姥姥姥爺回老家過暑假,有時候用我的微信賬号玩遊戲,還是朋友問我什麼時候開始打遊戲了,我才知道是孩子用我的賬号在玩,但是我手機上沒有任何提示。”市民劉女士提出建議,遊戲平台是否應該通過微信或者短信的方式發送登陸信息,告知本人何時登陸遊戲,如果超過兩個小時能否發送信息達到提醒的目的。
此外,一些遊戲中心和平台還存在誘導未成年遊戲充值的問題。記者搜索“誘導未成年充值遊戲”關鍵詞,彈出14000餘條相關内容。“9歲未成年孩子被某手機品牌遊戲中心誘導充值三十多次,金額上萬元。”類似的内容有很多,投訴方均以在遊戲充值的時候,平台沒有任何短信通知,沒有刷臉或者其他審核,沒有确定是否為成年人還是未成年孩子,直接放任未成年充值。廣大家長呼籲加大遊戲監管力度,避免給未成年人和家庭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未成年人上網缺乏防範意識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20年發布了《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近七成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這意味着短視頻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産生一定影響。雖然相關部門一再為各大短視頻平台管理“加碼緊扣”,但是由于未成年缺乏防範意識,安全隐患始終無法消除。記者調查發現,未成年在錄制視頻的時候衣着不符合年齡,在賬号上公布微信号、甚至仍然可以直播。
記者打開視頻App,在同城一欄裡發現不少未成年擁有自己的賬号,上傳各種視頻。其中,地址标記在濱海新區的一個賬号,介紹裡寫着“每天給大家跳兩個舞蹈”,粉絲已經達到7萬。記者翻看478個作品發現,出鏡的是一名今年小學剛畢業的女孩,還未成年。這個女孩兩年前開始拍攝,起初還穿着校服戴着紅領巾,記錄日常生活,然而最近的視頻内容就變了味兒。女孩置頂的作品裡,穿着不符合年齡的黑色絲襪,跳着不符合年齡的舞蹈動作,但是卻高達數萬的點贊。下面的評論更是露骨,網友甚至發一些不雅圖片。該賬号還有一個粉絲群,群成員顯示75人,近九成是男性。從直播動态看出,本月中旬幾乎每天都直播。
記者還發現另外一個未成年女孩居然把微信号直接公布在短視頻平台介紹頁面,在微信裡搜索後就可以加為好友。此外,記者在刷視頻的時候,竟然刷到不下10個未成年在直播,而直播間裡還明确寫着“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或打賞”。
部分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2019年3月,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推動下,主流短視頻平台上線“青少年模式”,從内容推送、觀看時間、軟件功能等多方面對應用進行了嚴格限制。而此前發布的《未成年人短視頻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報告》顯示,81.8%的未成年人認為青少年模式需要改進。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各大短視頻平台的青少年模式隻有在每天第一次打開時才會自動彈出提醒開啟,而且需要用戶自覺選擇,主動開啟。記者打開短視頻平台選擇青少年模式,都需要設置4位數密碼,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我一般設置4個數字密碼,孩子經常能看到怎麼設置的,所有青少年模式多少有點‘雞肋’。”市民李女士說暑假期間孩子由老年人照顧,老人寵孩子,總趁着他們上班的時候給孩子多玩一會,當然,老年人也不懂得什麼是青少年模式。
“孩子不太喜歡看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雖說都是官方制作的視頻,但是缺少互動性,隻能點贊、收藏,不能評論,而且内容和年齡也稍顯不符。”一位家有四年級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她也打開過青少年模式,内容對于孩子來說有些簡單,她建議最好能分為“兒童模式”和“青少年模式”,可以供不同年齡段人群選擇。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絡中一些内容即便使用“青少年模式”也缺乏強制性。面對年齡較小的兒童,家長可以強制其選擇青少年模式;但是面對初高中等年齡較大、思想更為獨立的未成年人,家長很難對其用網體驗進行嚴格限制,這種“看不見的網絡安全隐患”應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今晚報記者 殷瑩 狄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