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不少人進入“夜宵啤酒狂歡季”,提到夜宵、夜市,少不了餐桌上的主角——小龍蝦!十三香、黃焖、冰鎮、麻辣、鹹蛋黃……小龍蝦五花八門的做法與口味,想想就讓人流口水。不過,每年夏天,“疑吃小龍蝦緻橫紋肌溶解症”的新聞總讓不少人對品嘗小龍蝦有所顧慮。
這真的是小龍蝦惹的禍,還是另有“真兇”?小龍蝦“無辜”嗎,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小龍蝦了?今天,就來說說小龍蝦與橫紋肌溶解的“恩恩怨怨”。
橫紋肌溶解對很多人來說,屬于一個較陌生的疾病。一說橫紋肌,很多人首先會問,這是肌肉出了毛病?通俗地說,人體的肌肉可分為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其中,心肌、骨骼肌是有橫紋的,所有又稱橫紋肌。長久以來,橫紋肌溶解症“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近年小龍蝦走紅餐桌,有新聞稱吃小龍蝦會導緻橫紋肌溶解,導緻急性腎衰竭等危情,由此引發“吃貨”恐慌。
橫紋肌溶解是怎麼回事?
到底什麼是橫紋肌溶解?其實,橫紋肌溶解是指一系列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緻的橫紋肌損傷,會出現細胞膜完整性改變、細胞内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質等)漏出,多會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
通俗地說,就是肌細胞被破壞,細胞内的内容物釋放到血液中,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比如肌肉酸痛,也會有發熱、全身乏力,尿色呈茶色或紅葡萄酒色尿,嚴重者會出現少尿、腎功能衰竭。
從華山醫院急診内科近年來接診的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來看,大多數為輕度,有些患者隻要多加休息、多喝水,症狀即可緩解。有部分症狀較嚴重的患者,除肌肉酸痛外,可伴有肌肉無力、醬油色尿等,如果及時發現、及早送醫,一般隻需要通過補液的方式,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從而将破壞的肌細胞排出體外,保護腎功能,症狀也都會有所緩解。而症狀最嚴重的,比如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衰竭的病例,在臨床上并不多見,這時往往需要做血液透析才能改善症狀。
其實,橫紋肌溶解症與小龍蝦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它的發病原因涵蓋39個大類、100多種,包括劇烈運動、過量酒精以及服用降脂類藥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等。
為何會扯上小龍蝦?
那麼,為何“疑吃小龍蝦患橫紋肌溶解”的消息幾乎每年夏天都要出現一下?
我們先來看看小龍蝦的生長環境。筆者大緻總結了小龍蝦的一些養殖要求,包括:小龍蝦放養前需嚴格消毒池塘,每畝施腐熟的畜禽糞300-500公斤;需避免水質受重金屬、殺蟲劑、除草劑、油、甲烷等物的污染,在養殖中應采取微流水或定期加新水養殖,可促進生長;需嚴防水質受到工業污染、農藥污染和化學污染。有些蝦農為确保小龍蝦生長良好,還會在池塘中放一些抗生素或其他藥物。
再看看橫紋肌溶解的常見病因,諸如過量運動、肌肉擠壓傷、缺血、代謝紊亂、極端體溫、藥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稍加比對,就能發現一些“奧秘”。
首先,龍蝦需要大量家禽的糞便,這其中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蟲蟲卵及細菌病毒等,正好對應橫紋肌溶解症中的“感染”這一病因。
其次,小龍蝦生長環境水質需避免受重金屬、殺蟲劑、除草劑、油、甲烷等物的污染,如果有些養殖基地未做到,那正好應對另一個病因——“毒物”。
第三,為了确保小龍蝦生長良好,池塘中放入些抗生素或其他藥物,這樣就跟“藥物”扯上了關系。
吃得多容易得病?
當然,有“相關性”未必就會緻病。接着有人就會問,是否吃得過量才容易得病?确實,這就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醫學上緻病的關鍵取決于緻病體的毒力和數量,以及人體的個體差異。
所以說,明确了原因,自然就會有很好的應對解決方案——日常生活中,選擇靠譜的餐廳,控制小龍蝦的進食量,減少潛在毒害物質攝入,達不到緻病的臨界點,基本可以避免疾病的發生。
一旦食用小龍蝦後出現肌肉酸痛,發熱、全身乏力等症狀,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有明确的病因加上血液檢測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如果指标超正常值五倍即可确診為橫紋肌溶解。其實,對這種病的治療并不困難,輕中症的預後良好,不會留有後遺症,一般有效治療一周左右可痊愈。治療方法通常是大量補液,補充碳酸氫鈉利尿,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稀釋肌紅蛋白及肌酸激酶在血液中的濃度,有助于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通過腎髒排出體外,以免這些物質在體内濃度過高,将腎小管堵塞,引起腎功能惡化。如果病情嚴重、惡化,可能引起急性腎衰竭,這時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并可能留有後遺症。
從臨床觀察看,因為小龍蝦導緻的橫紋肌溶解症還是少數,占了橫紋肌溶解症患者中的一小部分,并且以散發為主。所以,大衆沒必要過度恐慌,但如果大家了解該病的原因、發展和預後,學會避免和應對,不失為一件好事。
吃小龍蝦要預防四種疾病
【皮膚過敏】小龍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可能會引發異種蛋白反應,有過敏體質的人吃了可能造成全身過敏,出現紅色的風疹團。
【急性腸胃炎】吃了不幹淨或未煮透的小龍蝦很容易得急性腸胃炎。
【寄生蟲疾病】小龍蝦的頸、頭寄生着多種寄生蟲,切忌生吃。
【痛風】吃小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小龍蝦蛋白質高,嘌呤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如何避免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夏季食物尤其容易變質,要盡量少吃重口味、重油、重辣的食物;對海鮮河鮮類水産品,一定要燒熟再吃;食用量要适度,“淺嘗”即止;吃小龍蝦類食物時最好不要飲酒,因為酒精更加容易加速毒副作用。
不是經常鍛煉的人群,不要一次進行大量健身運動。
服用降脂類藥物的人群,服藥兩周左右就要随訪一次,一旦肌酸激酶等指标升高,要立即停止用藥,以免藥物中的成分對橫紋肌産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從而引起發病。
作者:徐思遠(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