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病案首頁填寫時間要求

病案首頁填寫時間要求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19:15:16

病案首頁是整份病曆的精華,病案首頁數據是醫院管理的基礎,通過分析病案首頁數據,可以了解醫院的診療技術水平。目前,病案首頁數不僅用于衛生統計分析,對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醫院等級評審、醫院病種分析、醫院績效考核等也有重要作用。

病案首頁填寫時間要求(病案首頁填寫詳解)1

基本要求

1.簽名部分可由相應醫師、護士、編碼員手寫簽名或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

2.凡欄目中有“□”的,應當在“□”内填寫适當阿拉伯數字。欄目中沒有可填寫内容的,填寫“-”(注意“-”是英文狀态下的短橫線)。

部分項目填寫說明

1患者基本信息

1.醫療付費方式包括: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貧困救助;5.商業醫療保險;6.全公費;7.全自費;8.其他社會保險;9.其他。應當根據患者付費方式在“□”内填寫相應阿拉伯數字。其他社會保險指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農民工保險等。

2.“第N次住院”:指患者在本醫療機構住院診治的次數。

3.年齡:指患者的實足年齡,為患者出生後按照日曆計算的曆法年齡。年齡滿1周歲的,以實足年齡的相應整數填寫;年齡不足1周歲的,按照實足年齡的月齡填寫,以分數形式表示:分數的整數部分代表實足月齡,分數部分分母為30,分子為不足1個月的天數,如“2月 15/30月”代表患兒實足年齡為2個月又15天。

4.新生兒體重:從出生到28天為新生兒期。出生日為第0天。新生兒出生體重指患兒出生後第一小時内第一次稱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10克;新生兒入院體重指患兒入院時稱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10克。新生兒期住院的患兒應當填寫“新生兒出生體重”、“新生兒入院體重”。産婦病曆應當填寫“新生兒出生體重”。

5.出生地:指患者出生時所在地點。

6.籍貫:指患者祖居地或原籍。

7.現住址:指患者來院前近期的常住地址。注意:現住址應填寫詳細規範,可用于統計醫院輻射範圍的能力。

8.戶口地址:指患者戶籍登記所在地址,按戶口所在地填寫。

9.工作單位及地址:指患者在就診前的工作單位及地址。

10.身份證号:除無身份證号或因其他特殊原因無法采集者外,住院患者入院時要如實填寫18位身份證号。身份證号是病案首頁非常重要的信息,應與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齡、戶籍地址等信息一緻。

11.職業:按照國家标準《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代碼》(GB/T2261.4)要求填寫,共13種職業:11.國家公務員、13.專業技術人員、17.職員、21.企業管理人員、24.工人、27.農民、31.學生、37.現役軍人、51.自由職業者、54.個體經營者、70.無業人員、80.退(離)休人員、90.其他。根據患者情況,填寫職業名稱,如:職員。

12.婚姻:指患者在住院時的婚姻狀态。可分為:1.未婚;2.已婚;3.喪偶;4.離婚;9.其他。應當根據患者婚姻狀态在“□”内填寫相應阿拉伯數字。注意:9.其他-指因為資料不全而無法核實婚姻狀況;要注意與其他項的互相驗證關系,如兒科不可填寫2/3/4/9。

13.聯系人“關系”:指聯系人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參照《家庭關系代碼》國家标準(GB/T4761)填寫:1.配偶,2.子,3.女,4.孫子、孫女或外孫子、外孫女,5.父母,6.祖父母或外祖父母,7.兄、弟、姐、妹,8/9.其他。根據聯系人與患者實際關系情況填寫,如:孫子。對于非家庭關系人員,統一使用“其他”,并可附加說明,如:同事。

14.入院途徑:指患者收治入院治療的來源,經由本院急診、門診診療後入院,或經由其他醫療機構診治後轉診入院,或其他途徑入院。

15.轉科科别:如果超過一次以上的轉科,用“→”轉接表示。

16.實際住院天數:入院日與出院日隻計算一天,例如:2011年6月12日入院,2011年6月15日出院,計住院天數為3天。

17.藥物過敏:指患者在本次住院治療以及既往就診過程中,明确的藥物過敏史,并填寫引發過敏反應的具體藥物。

18.血型:指在本次住院期間進行血型檢查明确,或既往病曆資料能夠明确的患者血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填寫相應的阿拉伯數字:1.A;2.B;3.O;4.AB;5.不詳;6.未查。如果患者無既往血型資料,本次住院也未進行血型檢查,則按照“6.未查”填寫。“Rh”根據患者血型檢查結果填寫。

2疾病診斷信息

1. 門(急)診診斷:指患者在住院前,由門(急)診接診醫師在住院證上填寫的門(急)診診斷。

2.出院診斷:指患者出院時,臨床醫師根據患者所做的各項檢查、治療、轉歸以及門急診診斷、手術情況、病理診斷等綜合分析得出的最終診斷。

(1)主要診斷:指患者出院過程中對身體健康危害最大,花費醫療資源最多,住院時間最長的疾病診斷。外科的主要診斷指患者住院接受手術進行治療的疾病;産科的主要診斷指産科的主要并發症或伴随疾病。

(2)其他診斷:除主要診斷及醫院感染名稱(診斷)外的其他診斷,包括并發症和合并症。注意:随着DRGs付費的推進,主要診斷的選擇尤為重要,選擇錯誤編碼,可能導緻醫保支付虧損。

3.入院病情:指對患者入院時病情評估情況。将“出院診斷”與入院病情進行比較,按照“出院診斷”在患者入院時是否已具有,分為:1.有;2.臨床未确定;3.情況不明;4.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在每一出院診斷後填寫相應的阿拉伯數字。

(1)有:對應本出院診斷在入院時就已明确。例如,患者因“乳腺癌”入院治療,入院前已經钼靶、針吸細胞學檢查明确診斷為“乳腺癌”,術後經病理亦診斷為乳腺癌。

(2)臨床未确定:對應本出院診斷在入院時臨床未确定,或入院時該診斷為可疑診斷。例如:患者因“乳腺惡性腫瘤不除外”、“乳腺癌?”或“乳腺腫物”入院治療,因确少病理結果,腫物性質未确定,出院時有病理診斷明确為乳腺癌或乳腺纖維瘤。

(3)情況不明:對應本出院診斷在入院時情況不明。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窗口期、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潛伏期,因患者入院時處于窗口期或潛伏期,故入院時未能考慮此診斷或主觀上未能明确此診斷。

(4)無:在住院期間新發生的,入院時明确無對應本出院診斷的診斷條目。例如:患者出現圍術期心肌梗死。

4.損傷、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損傷的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質,如:意外觸電、房屋着火、公路上汽車翻車、誤服農藥。不可以籠統填寫車禍、外傷等。應當填寫損傷、中毒的标準編碼。

5.病理診斷:指各種活檢、細胞學檢查及屍檢的診斷,包括術中冰凍的病理結果。病理号:填寫病理标本編号。

3手術/操作信息

1.手術及操作編碼:目前按照全國統一的ICD-9-CM-3編碼執行。表格中第一行應當填寫本次住院的主要手術和操作編碼。

2.手術級别:指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醫政發〔2009〕18号)要求,建立手術分級管理制度。根據風險性和難易程度不同,手術分為四級,填寫相應手術級别對應的阿拉伯數字:

一級手術(代碼為1):指風險較低、過程簡單、技術難度低的普通手術;

二級手術(代碼為2):指有一定風險、過程複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手術;

三級手術(代碼為3):指風險較高、過程較複雜、難度較大的手術;

四級手術(代碼為4):指風險高、過程複雜、難度大的重大手術。

3.手術及操作名稱:指手術及非手術操作(包括診斷及治療性操作,如介入操作)名稱。表格中第一行應當填寫本次住院的主要手術和操作名稱。注意:手術及操作名稱一般由部位、術式、入路、疾病性質等要素構成。

(1)多個術式時,主要手術首先選擇與主要診斷相對應的手術、一般是技術難度最大、過程最複雜、風險最高的手術,應填在首頁手術操作名稱欄中第一行。

(2)既有手術又有操作時,按手術優先原則,依手術、操作時間順序逐行填寫。

(3)僅有操作時,首先填寫與主要診斷相對應的、主要的治療性操作(特别是有創的治療性操作),後依時間順序逐行填寫其他操作。

4.切口愈合等級,按以下要求填寫:

0類切口:指經人體自然腔道進行的手術以及經皮腔鏡手術,如經胃腹腔鏡手術、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等。

愈合等級“其他”:指出院時切口未達到拆線時間,切口未拆線或無需拆線,愈合情況尚未明确的狀态。

5.麻醉方式:指為患者進行手術、操作時使用的麻醉方法,如全麻、局麻、硬膜外麻等。

病案首頁填寫時間要求(病案首頁填寫詳解)2

4其他信息

1.死亡患者屍檢:指對死亡患者的機體進行剖驗,以明确死亡原因。非死亡患者應當在“□”内填寫“-”。

2.簽名

(1)醫師簽名:要能體現三級醫師負責制。三級醫師指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和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在三級醫院中,病案首頁中“科主任”欄簽名可以由病區負責醫師代簽,其他級别的醫院必須由科主任親自簽名,如有特殊情況,可以指定主管病區的負責醫師代簽。

(2)責任護士:指在已開展責任制護理的科室,負責本患者整體護理的責任護士。

(3)質控醫師:指對病案終末質量進行檢查的醫師。

(4)質控護士:指對病案終末質量進行檢查的護士。

3.質控日期:由質控醫師填寫。

4.離院方式:指患者本次住院出院的方式,填寫相應的阿拉伯數字。主要包括:

(1)醫囑離院(代碼為1):指患者本次治療結束後,按照醫囑要求出院,回到住地進一步康複等情況。

(2)醫囑轉院(代碼為2):指醫療機構根據診療需要,将患者轉往相應醫療機構進一步診治,用于統計“雙向轉診”開展情況。如果接收患者的醫療機構明确,需要填寫轉入醫療機構的名稱。

(3)醫囑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代碼為3):指醫療機構根據患者診療情況,将患者轉往相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一步診療、康複,用于統計“雙向轉診”開展情況。如果接收患者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明确,需要填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名稱。

(4)非醫囑離院(代碼為4):指患者未按照醫囑要求而自動離院,如:患者疾病需要住院治療,但患者出于個人原因要求出院,此種出院并非由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病情決定,屬于非醫囑離院。

(5)死亡(代碼為5)。指患者在住院期間死亡。

(6)其他(代碼為9):指除上述5種出院去向之外的其他情況,一般不選。

5.是否有出院31天内再住院計劃:指患者本次住院出院後31天内是否有診療需要的再住院安排。如果有再住院計劃,則需要填寫目的,如:進行二次手術。

6.顱腦損傷患者昏迷時間:指顱腦損傷的患者昏迷的時間合計,按照入院前、入院後分别統計,間斷昏迷的填寫各段昏迷時間的總和。隻有顱腦損傷的患者需要填寫昏迷時間。

文章來源:漯河市中心醫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