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龍,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幾千來以來,無論是上到王侯将相,還是平民百姓,都會對龍有着一種天生的崇拜和敬畏。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一些玉石雕刻上刻有龍形圖案,或是直接把一整塊玉雕成龍形。那麼,玉石雕刻的龍的寓意是什麼呢?
龍是我國四大吉祥神獸之首,在神話中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是衆鱗蟲之長。它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能隐能顯,是古代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上古神話故事中,人類始祖伏羲、女娲都是龍身人面,而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也都與龍有着密切的關系。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是自于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甯省,查海遺址在遼甯阜新縣)。考古學者們在那裡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這一遺迹的發現說明,早在80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有龍崇拜了。而且,是通過玉雕形式表現出來的。
關于龍的形象,古籍記載上有多種說法,一說細長有4足,馬首蛇尾;一說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稱“龍有九似”,意思是說龍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
《說文解字》雲:“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神龍盤旋騰空,祥雲相伴,或穿躍雲海,波濤激蕩,須鱗畢露,栩栩如生。
作品《龍騰天下》雕工精良,玉雕師利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将每一處細節刻畫到極緻,線條流暢且神韻十足,整體氣勢磅礴。神龍俯視,獠牙外露,利爪堅硬而鋒利,瞬感大氣磅礴,氣勢逼人,巨大的力量和雄偉的氣魄感撲面而來。兩條長長的龍須随風飛揚,如流雲飄逸,肆意灑脫,飄渺而深沉又兼具美感。
作品選用一塊青花料,利用巧雕設計墨玉部分雕淤泥,白玉部分雕龍,一條巨龍從淤泥中沖向雲層,身上卻不沾淤泥。立體圓雕的創作手法,線條幹淨利索,棱角分明,每個細節都刻畫的極其生動自然,惟妙惟肖,賦予了作品極強的生命力。
《龍騰天下》,擺件,新疆青花料,料子老熟,肉質非常細膩,可過燈,潤度非常好,油分十足,蘇州名家精工,出自玉雕大師林國順之手,重345.1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