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并不缺乏平凡母親偉大母愛的故事,也不缺乏讴歌母親的詩歌,但我們缺乏一個關于父母的傳統節日,借此西方母親節之際,讓我們重溫那些充滿母愛的詩歌,陪母親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遊子吟》無疑是最經典和具有代表性的五言古詩。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晖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還有元代王冕的這首《墨萱圖·其一》: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是為了誰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着門盼望着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擡頭看着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早在三千年前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小雅》就有歌頌父母的詩歌:
蓼蓼(lù)者莪(é),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受盡勞苦。)
……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積勞成疾。)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複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樣的浩瀚無邊!)
唐·王建——《短歌行》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将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清末徐熙創作的一篇有關孝文化的詩歌——《勸孝歌》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笃。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
……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兒行千裡路,親心千裡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漢代劉安:“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并不是為了讓孩子來報答自己。
不用等到母親節,也不需要華貴的物品,父母最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多抽時間和父母聊聊天,陪父母吃頓飯,就是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将中國傳統文化與母愛、母教、愛母、孝親的家庭建設結合,傳承中華優良傳統,每一天都應該是母親節。
祝天下所有母親,節日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