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你會因為什麼事辭職

你會因為什麼事辭職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09 14:13:12

1

你們見識過“因為一句話而丢掉工作的人”嗎?大概是十幾年前了吧,我大學畢業剛入職的時候在應酬桌上聽到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個小姑娘中專畢業後回到老家找工作,可是因為學曆不高,總是“高不成低不就”。去超市或者店鋪做幫手吧,嫌收入低。去工廠吧,嫌辛苦。自己創業吧,怕風險。後來,她爸托了親戚的關系,給她找了一份銀行大堂經理的工作。這份工作比較清閑,收入還行,工作環境不錯,也比較受人尊敬。做了大堂經理,平日裡她接觸到的也都是學曆呀收入啊都比自己高的男同事。緣分到位的話,跟其他(女)大堂經理一樣,就在銀行裡釣一個她們認為的“金龜婿”不成大問題。表現好的話,還有機會轉為有正式編制的櫃面人員。她自己是比較滿意這份工作的。有一天,她在電話裡跟自己媽媽吵架了。回到工作崗位上時,正在氣頭上。這時候,來了一個穿着比較樸素的老頭咨詢相關業務,她直接扔了一張業務宣傳單過去。老頭接了過來,發現宣傳單張上貌似沒有寫明他需要辦理的業務所需要的資料,就繼續問她細節。她手指叩得老頭手裡的宣傳單張嘩嘩響,嘴裡沒好氣地說:“這裡都寫清楚了,你沒長眼睛的嗎?”本來嘛,如果她遇到的是個普通老頭,人家可能生氣一會兒,這事兒也就過去了。可是,這個老頭不是普通老頭,而是這家銀行省行的副行長。他那天過去,就是想辦點私人業務,但他不想為那麼點小事情動用人情和關系,再說他也不想讓下屬知道自己卡裡有多少錢。副行長平日為人低調,穿着打扮什麼的都很普通,但畢竟也是位高權重的人。平日裡他去到基層銀行網點視察,哪次不是前呼後擁,享受VVIP待遇?他去到其他地方,也從來沒受過這種冷遇。他當時沒有說啥,隻是讪讪地走了,但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氣。坐在那把交椅上,别人還當自己是個人物,可一旦離開了領導頭銜,他居然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堂經理吆來喝去。最後,他還是忍不住給那家銀行縣級支行的行長打了個電話。縣級支行的行長接到電話,氣得要死,第二天就把小姑娘開除了,同時找來所有大堂經理做集訓。小姑娘才在大堂經理的位置上坐了不到一個月,屁股都還沒坐熱乎呢,就把工作給搞丢了。而這一切的起源,不過就是當初沒有“好好說話”。“好好說話”不一定會讓我們财運亨通,但它真的能讓我們少樹敵、少踩坑、少破财、少黴運。怎麼做才叫“好好說話”?秘訣不過就是“平等待人,換位思考”八字而已。“平等待人,換位思考”,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很難。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隻是Ta們以為自己已經做到了,但在别人看來,完全不是這樣。

你會因為什麼事辭職(因為說錯一句話)1

2

曾經,有一個大學生問我:如何在職場中學會溝通?

我給出的答案還是這八個字:平等待人,換位思考。

早些時候,某大學的學生發私信找我,說想邀請我去他們大學做一場講座,可是我聽了大半天才get到對方的意思。

我們溝通的過程也不是特别順暢,我總是需要提很多問題,才能獲悉到我關心的信息(比如講座時間、講座内容、差旅費安排等等)。時不時,我也會收到一些尋求私信的合作。我發現,有些人總是很難把合作事宜表述清楚。他們像個勤快的小機器人,花大量的時間去介紹不知道從哪兒複制來的項目信息,最後直接問你一句:願意合作嗎?每次聽到這種話術,我都一頭霧水。大哥大姐,我都不知道您是誰,不清楚具體的合作内容、流程、方式以及分工、權責利等這些最重要的合作信息,隻知道你有那麼一個項目,我真的沒法判斷我自己是否願意合作。他們以為自己是在溝通,但每一個回合的溝通,傳達給别人的信息都非常有限。十句話中有九句是廢話,是在做溝通無用功。我覺得他們普遍犯了溝通中一個大忌:“我本位”溝通法,而不是“換位思考溝通法”。所謂“我本位”溝通法,就是:我隻向你闡述我想“告訴”給你的信息,不管你是不是聽得懂、不管你是否需要這些信息,反正,我表達完了就可以了可是,他們隻是在“溝”,不追求“通”。“換位思考溝通法”,追求的則是“讓别人聽懂并有回響”。這類人通常會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對方,我希望從這場談話中獲悉怎樣的信息。然後,他們會事先“設計”一下話術,盡量用最短的時間、最簡潔的語言,達成溝通目的。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需要邀請嘉賓來做講座,那麼,最好的溝通方式是:自我介紹 情況介紹 你需要為我們做什麼 我們可以為你提供什麼。比起長篇大論介紹本校舉辦的論壇曆史到底多悠久、辦了多少期、取得了多好的反響,你更多的精力應該花去探尋嘉賓意見以及落實具體的安排上。比如,你可以這麼開場:您好,我是某校某會某某,這是我的證件(證明身份的真實性)。我們學校有一個論壇已經開辦很多期了,反響不錯,論壇的相關介紹回頭我發給您一個鍊接。現想邀請你作為一期嘉賓出席,請問您是否感興趣?如果嘉賓不感興趣,對話結束。如果嘉賓感興趣,那就可以開啟第二部分的對話:“如果你能來參加我校論壇,你可以享受哪些權利(比如學校可報銷差旅費、支付一點點嘉賓費,費用以怎樣的形式支付,食宿行将如何安排),而我們需要您準備哪些東西(講座主題是什麼,講座時間是多長等等)。”嘉賓答應了這個條件,那接下來就進一步對接嘉賓時間。最好是直接确定幾個日期,讓嘉賓從中選擇一個,而不是籠統地約定一個時間區間。如果跟别人談合作,也是這樣的。不必花太多時間去介紹你們的項目多麼牛逼,簡單說明下情況,然後闡明“如果和我們合作,你需要配合做什麼,我們能給你什麼收益”。最高效的溝通,往往是“換位思考”得來的。如果你是個化妝品導購,你與其花大量時間找一個客戶背誦你賣的口紅多好用,不如跟客戶說一句:小姐,我覺得這款口紅的色号很适合你的膚質。很遺憾,這種以換位思考為核心的溝通技巧,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

你會因為什麼事辭職(因為說錯一句話)2

3

我發現,很多人“會說話”,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說話。

早些時候,某平台有兩個年輕人同時找到我,邀請我進駐某平台。這個平台我早就進駐了,但因為在那邊發了這樣一篇文章——《為什麼“好”男人也會去嫖娼?》,内容其實非常積極向上,但被平台列為低俗文章,把我給封号了。

我跟兩人都吐槽了這個事情,用的口吻一模一樣,A回答我:“不好意思,平台有機器人,機器人看到敏感詞就是自動操作,還請老師體諒下。”

B則回答我:“你是來解決問題的,還是來找我論理的?”

我直接被後者氣到肝疼,心想:我可能真是被寵壞了,已經十幾年沒受過這種氣了。

我在很多篇文章裡講過“愚者争對錯,智者争朝夕;弱者糾結情緒,強者解決問題”,但這隻是我在做内容輸出時用的口吻,目的隻是闡明清楚這個道理,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現實生活中,我跟人點對點溝通時,從來沒有反問過人家“你是來解決問題的,還是來找我理論的”。生意場上,正式談事情之前,總會有個寒暄,算是一個談話過渡期。有時候去拜訪客戶,我可能也會先講“哎呀,你們這樓下好堵車”或是“你這有點熱啊,是空調壞了嗎?”正常人應該聽得懂這句“人話”,不會輕易覺得别人是在針對或攻擊自己,順嘴接一句“有時候是有點堵”或“空調好像确實有點問題”,這事兒也就過去了,大家切入正題聊事。隻有蠢人會來一句:“你是來抱怨的?還是來談生意的?”與人溝通時,慎用反問句,說話别太沖。

我覺得,這是職場人最基本的素質。不願意提升這種素質的,可能家裡有礦。

我遇到過的最奇葩的一個人,是這樣的——他上來就問我能不能幫他改劇本,說他手上有個項目特别急,急需人幫忙。我問,您具體是哪家公司?另外,既然是談合作的話,大家的權責利應該怎麼分?這些東西還希望您講清楚呢。對方怒了,說:“瓜都沒種下你就想摘瓜啊。我能來找你,也是看得起你。”我:????!!!!大哥,你誰啊?

4

生活中,我也發現:很多人把“學會拒絕别人”理解為“怼别人”“教訓别人”。他們不說“不好意思,這個事情我真的幫不了你”,而是說:“沒見我正在忙着嗎?你覺得這個事情歸我管嗎?”有一些人把“表達負面情緒”理解為“帶負面情緒地表達”。他們不說“你這樣說話,我覺得挺難過的”,而是說:“CNMB!你這狗嘴裡果然吐不出來象牙!”還有人抓住一點“政治正确”,就上綱上線。他們不說“請讓一讓,讓我們過去一下”,而是說:“好狗不擋道!你這種人真是自私、素質低!”“好好說話”并不會給你帶來損失,甚至可能會給你帶來收益,但有些人面對熟人也好,面對陌生人也罷,就是學不會“好好說話”。

沒法好好說話,本質上是不想好好說話。說話技巧,幾個小時就學會了,但平等待人、換位思考的能力,有些人一輩子都不具備。

人在很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容易以“我本位”的思維去看問題。我們考量事物的出發點,都是“我覺得怎麼樣”“我的需求是怎麼樣”。

有了一些閱曆後,我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會越來越強,會思考“如果我是Ta,我會怎麼樣”“Ta可能怎麼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年輕時我看到一個中年人呈“葛優癱”姿勢坐在公共場合的椅子上,我可能會覺得那人“坐沒坐相,真是有違觀瞻”。可是,現在,我可能會想“說不定是人家身體不舒服”。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心态轉變?因為經曆多了、見識多了,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了。我的朋友得了脊髓炎,發病時根本沒辦法久坐,必須要不停變換姿勢,而“葛優癱”是相對舒服的一種。我自己前段時間寫作寫到坐骨神經痛,累極了我也會這樣………在“能緩解疼痛”的坐姿面前,什麼“坐沒坐相,有違觀瞻”就是個虛無的面子問題。疼痛就在你身上,你想要為自己的身體感受負責,就不可能為了“讓别人看得慣”而活着。早些年,遇到那些讓我看不大慣的人和事,我可能會咬牙切齒地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現在?會生出一份悲憫心,首先想到的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生出悲憫心,不是要做聖母,而是為了化解心中那些不必要的戾氣以及對他人的苛求。你對他人的體諒多一分、對這個世界的多樣性的認知多一分,就不會時時刻刻要求他人為你的“看得慣”負責。我們付出的悲憫,最終會以某種方式回饋到你身上,讓你獲得心靈上的甯靜與祥和。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并出言教訓别人的人,建議少來往。

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我真的特别喜歡跟那類不管遇到個什麼事情都能好好說話的人交往,他們淡定、寬容、不和自己過不去也不和别人過不去,究其原因是内心夠自信、笃定、寬大和悲憫,還有,識時務。

不好好說話,你可能會散失掉很多機會,生活會向你關上一扇又一扇的窗戶。好好說話,則更容易遇到善緣,更容易“生财”。

細想想:人和人之間,一般也沒有殺父之仇,何須用嘴巴去得罪人呢?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口德不好,容易破财的。

以上。

你會因為什麼事辭職(因為說錯一句話)3

--END--

作者:晏淩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将來》《願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信息咨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于雲南麗江,現居廣州。歡迎關注晏淩羊 微博:晏淩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