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

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0 01:50:55

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漫話吳式太極拳與養生)1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内容深邃的科學,包含着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要真正練好太極拳,學到其精髓,練到精緻,絕非易事。太極拳不僅以繼承中國古老的養生之道而聞名遐迩,還以其嚴謹的科學性、神秘的合理性、以及藥物所不能及的治病和抗衰老的特殊功效而著稱于世,絕非是一般人伸手可取的。筆者作為吳式太極拳(印誠門)在遼源市和東豐縣的傳承人,已傳授吳式太極拳20餘年,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今借吉林省武術科普專委會的平台,談一談多年來的教學體會。由于自己才疏學淺,不一定說的透徹、全面,敬請吳式太極拳的專家大咖們提出寶貴意見。

一、會練會養是習練吳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五福壽為先,養生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保養身體,細一點說就是涵養精氣神,嚴格的說就是養命。身體是上天賜予我們的資本,無論如何都要善待,要懂得保養。要懂養什麼,即内養三寶精氣神,外養三體身手步;内養津血液,外養筋骨肉;内養五髒六腑,外養四肢全體;在内養性養德,在外養形養拳;養後天,返先天;養先天,化後天。養是多方面的,包羅萬象,貫穿始終。

習練吳式太極拳,練拳不懂養,百練功不長。既要明理會練,又要得法懂養。不會練即不會養,不懂養即會傷,傷什麼呢?傷氣、傷神、傷心、傷腎、傷形,最終傷壽。會練會養才能成功,達到延年益壽的終極目标。

吳式太極拳是一招一式練出來的,其勁也是一勁一勁練出來的,其轉承連接是千錘百煉而出來的,要下真功夫,不可草率行事,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确。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正安舒,“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

道法自然,順天而行。會練拳的人不會崇尚風雨無阻,要學會春避邪風,夏避酷暑,秋避露雨,冬避風雪霧霾。不同的季節、天氣,選擇不同的場地,練拳就是一場修行,明拳理、悟禅機、養正氣。保持好心情。打拳時,如果心情好,會感覺順遂無比,氣血周流于四肢百骸,濡養五髒六腑。然而,如果一個人心情郁郁,悶悶不樂,這時去練拳反而容易造成氣血壅塞,練下去反而會傷氣血,損害健康。氣以直養而無害,如果心情不好,可以試試站無極樁,放空自己,無思無想。同時,習練吳式太極拳要把握時間,午時練拳,傷神不養心;子時練拳,心虛失膽量;醜時練拳,傷氣易疲倦。隻有學會練又學會養,而且平衡好練與養的關系,才是太極養生之大道。

二、武醫結合是吳式太極拳獨具的特點

“一陰一陽之為道”,世間無處不太極。太極拳源成于易而理成于醫,是大腦支配下的意氣運動。武醫結合是吳式太極拳獨具的特點。

人體老化,先發于神經系統的萎縮和衰竭。比如,面部皮膚松弛起皺、前額脫發,源于細胞再生神經的功能下降;耳聾眼花,源于聽、視神經的老化;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源于分辨檢索神經的老化;腿腳不利索,源于中樞支配神經的老化。凡此種種,人體所有功能無不是源于十餘萬條神經的作用。任何一條神經的萎縮,都将直接導緻人體某一器官功能的下降。

吳式太極拳是一種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體的運動。太極拳行功走架,全神貫注,以意導氣,所有外形變化,一招一式無法講求意在身先,意不動身不動,意動身随,意靜形止。所謂意,也即大腦中樞神經發出的各種指令、信号。太極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種意念運動,其次才是形體運動,也即人們常說的形神兼備。反之,練功心不靜,意不專,形散意亂,内外失調,便失去了太極拳的運動本質。

“心之官則思”。心就是大腦,養心就是養腦,就是讓心靜下來,排除雜念,意領身随,思想始終延着拳路走,以一念代萬念,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日常生活中,要賞心悅目,不勾心鬥角,抵禦七情六欲的幹擾,善于放得下,功名利祿隻代表過去,每天的太陽都從東方升起,每天都有新的事情要做,夕陽無限好,餘熱更溫馨。故行拳的過程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竅運身”的自我調理、祛病健身的養生過程。

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漫話吳式太極拳與養生)2

三、慢練是習練吳式太極拳養生的關鍵

吳式太極拳的另一特點是單腿承重,實腳轉換,陰陽分明,主張慢練。慢是對快而言,不會慢就不會快,沒有練時的慢,就沒有用時的快。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慢練、靜練為養,慢練才能運勁如抽絲、理順内在氣息,“表裡精微無不至",也就是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心一旦靜下來,就會養神、養氣、養精。精足氣則足,氣足神不衰。靜心慢練,順其自然,絲毫不可強為,會練會養見真功,延年益壽不老松。

當然慢不是為慢而慢,而是慢中寓快。細嚼慢咽便于消化,放慢鏡頭為了看清楚,減慢車速為了安全,盤拳慢練功夫紮實。楊禹廷先生說:練功時要在“松,圓,柔,勻”的原則下盡量把速度放慢,初學動作生疏固然要慢,學會後自己練功仍然要慢。至于對習練拳架的速度并無太機械的規定,真的慢練是需要基礎的,不是上來就會的。慢練的基礎,是筋肉已經拉抻的比較靈活。筋肉拉抻的基礎達标,不是練雜技唱京劇式的劈叉,标準有兩個,一個是腰活了,一個是胸空了。

腰不活,什麼都是瞎掰,全身一點整的意思都沒有。慢練的前提之一是全身有點整體感了。胸不空,身上沒有變化。就是四肢瞎忽悠而已。我和人家拆招的時候,我總是比他慢,人家告訴我,原因是因為我的胸空不夠。腰活胸空了才有基礎去慢練。慢練的好處就是六合。隻有慢練,才能慢慢掌握意與氣合。人天生的氣有自己的運行速度,意總比氣快。隻有在慢練中,慢慢氣與意才合在一起。然後才會與外三合融在一起。與外三合融合了,才有氣與力合。沒有氣的力是假的。

太極拳慢練并不等于慢用,慢練乃是求感悟、合内外、定型架、運軌迹。慢是為了給快打基礎,不是為慢而慢,慢是相對快而言,慢的原則是要求“貫串”,不能有斷續。太極經中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随”。所以練太極拳時、要求動作前後要街接,所謂“往複須有折叠,進退須有轉換”,使全套動作連綿不斷,節節貫串,動作之間不能有意拖延。

習練吳式太極拳的過程就是練内功、練樁功的過程。功夫來自樁功,慢練出真功,活樁有奇效。各拳種都非常重視樁功的練習。吳式太極拳是内功拳,尤其注重樁功的修煉,不僅有專門的樁功修煉法,如無極樁、混元樁、采氣樁、開合樁、虛實樁、八法樁、九宮樁等,而且将樁功修煉法融進練拳之中,使練拳就是練樁功,練樁功就是練拳,即拳功合一。  

樁功分定步樁和活步樁兩大類。定步樁又稱靜樁功,活步樁又稱動樁功。無極樁是定步樁,練拳是活步樁,拳架套路是各種活步樁的組合,所以吳式太極拳又可稱之為太極樁功。  

因此,行拳走架時要用樁功的思想、樁功的方法來修煉,易慢不易快,易緩不易急,式式是樁,處處是樁,靜是定樁,動是活樁,開合是開合樁,轉換是虛實樁,進、退、顧、盼、定都是樁。進而推手修煉也是樁,以靜待動是定樁,順勢化發是活樁,能如此,則事半功倍也。

四、中正安舒是習練吳式太極拳根本原則

習練吳式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就是安舒,即自己打得舒服,人家看得舒服。安舒的要點是心平氣和、身架中正;心平氣和而得安,身法中正而得舒。中是心要守中(神内斂),四椎(頸椎、脊椎、腰椎、尾椎)垂直,行拳軌迹符合太極拳圓弧運動特點,身架符合太極拳諸多要求,由此得正。故中即是遠離偏差,符合規則的意思。正則是在符合要求、規則下的結果,是正确的、符合期待的結果。正就是不偏,要有折疊。中正安舒是太極拳練習的首要原則,如果練拳過程中覺得不舒服,如膝蓋痛、眉頭重、呼吸不順暢、脊背痛等現象,就是違反了中正安舒的原則。

吳式太極拳強調“正”。不偏不倚,使自身重心穩定,無失重之虞。《太極拳講義》中說:“伸屈開合之末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足為中定之氣,亦道之本也。”我們都知道,人體之運動,是由脊柱為中心,牽引四肢,中正即《十三勢歌訣》中說的“尾闾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尤其是三盤(胸臂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腿為下盤)功夫必須協調。要注意以腰胯為全身之樞紐,下盤是基礎,上盤則以頂頭懸(虛領頂勁)作為綱領。

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之安舒。安舒的要領就是自然,切忌牽強。要求“神清氣和、體靜身柔”。練拳時必須排除一切幹擾,動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穩、深長。《十三勢行功心解》說:“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安舒的安點就是練拳時必須“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适。”在自然中,徐徐松展。才能達到“以心行氣,務令沉着,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使利從心。”心氣浮躁是練不好太極拳的。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人們說,練拳要“放松”,應該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這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法則。要将放松貫穿于學習吳式太極拳太極拳的始終,即每一個招式都離不開放松。

以上是筆者對練好吳式太極拳的部分體會,供各位拳友參考,不當之處,敬請賜教。

作者簡介

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法(漫話吳式太極拳與養生)3

烏鐵成,号隆鋼。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太極拳段位考評員,吉林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吳式太極拳第六代(印誠門第二代)傳人,東豐縣武術協會副主席兼太極拳推手研究會會長,遼源市吳式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東豐縣吳式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遼甯本溪市吳式太極拳研究會高級顧問,東豐縣第二實驗小學校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